蝶恋花.答李淑一PPT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词牌简介蝶恋花,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词牌简介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此调创自唐教坊,本名鹊踏枝,因词中有“卷上珠帘总不如”句,又名卷上珠帘。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为此体正格。另有冯延巳双调六十一字或六十字,两结句各添一字成叶子韵者,称为《摊破蝶恋花》亦称《添字蝶恋花》。此调以李煜、柳永、苏轼之作最为著名。创作背景《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此词上阕描写了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的牺牲,下阕描写了烈士们生前斗争的革命道路,抒发了毛泽东对烈士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赞扬了烈士们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表现了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历程和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人民歼灭一切反动派,彻底解放全中国的斗志。全词情感真挚,格调高昂,语言朴素,意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词赏析“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起首两句词人把两位烈士的牺牲,比作夭折的杨柳。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象征离别的意象。隋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便是人们熟悉的一个例子。在这里,杨柳的意象被赋予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两位烈士,另一方面是指两位烈士的英名。“直上重霄九”意谓他们的英灵直上九天,高瞻远瞩,看到祖国人民为革命而斗争的壮丽图景。“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三、四两句,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深情地询问吴刚:吴刚啊,你天上有什么?吴刚便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这一问一答,是词人对烈士的深情赞颂。“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嫦娥在月宫是那样寂寞,这样,她就很自然地要舒展开她的长袖,为烈士的忠魂而舞蹈。词人想象嫦娥于寂寞中舒袖起舞,为烈士的英魂作“广袖”之舞,这一超现实的想象,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烈士的怀念与崇敬之情,含蓄地表现了对烈士牺牲的沉痛心情。“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是一个急转直下的句子。“忽报人间”四字,写出了消息的突如其来,表现了词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的震惊。“曾伏虎”三字,是写烈士们像猛虎一样勇于战斗,终于将“虎”打死了,但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的牺牲,换来祖国的胜利,“人间”从此得到了解放,人们又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胜利的果实,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怎能不使词人“泪飞顿作倾盆雨”呢?这两句,表现了词人听到烈士牺牲消息时极度悲痛的感情,同时,也写出了人民群众为烈士的牺牲而无比悲痛的心情。全词的主题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词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这首词上阕写烈士的牺牲及其对烈士的悼念,下阕写烈士的崇高精神及其对自己的激励,全词表现了烈士的革命精神和壮烈牺牲的崇高品德,情感真挚,悲壮深沉,格调高昂,语言朴实无华,把一个伟大革命领袖对革命战士的悼念之情和革命战士的英勇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