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PPT
人民调解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
人民调解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任务人民调解的任务主要包括: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向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人民调解的组织与原则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原则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必须使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自觉遵守调解协议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阻止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调解的程序与效力程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以下步骤:受理纠纷调查研究调解制作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履行效力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经过调解的纠纷,如果当事人没有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调解员的选任与培训选任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培训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人民调解员应当坚持人民调解工作原则,恪守职业道德,热情服务,秉公调解,廉洁自律,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不得吃请受礼。人民调解的保障与促进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的经费给予必要的保证。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应当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协调配合,接受人民法院的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如有需要,可以邀请人民法院参与调解。法律责任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因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规定,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所在人民调解委员会承担民事责任;人民调解委员会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人民调解员追偿。以上是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的简要概述,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法规、政策文件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