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生平及出使意义PPT
张骞生平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他是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生平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他是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的使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走出国门的使者。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抗击匈奴。元狩六年,张骞任命为大行,元封三年,张骞逝世于长安,归葬故里。出使意义文化交流张骞的出使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他带回了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胡麻,汉人则把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南、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此次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元狩四年,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抗击匈奴。张骞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扜弥等国展开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使者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长久以来西北边防的隐患逐渐消弭。政治影响张骞的出使在政治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外交手段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有效地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同时,张骞的出使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后来的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张骞的出使不仅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还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政治联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