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赏析PPT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是毛泽东主席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用以回应郭沫若同志的《访南海观音寺》一诗。此诗不仅体现了两位伟大革命家的深厚友谊,还展示了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是毛泽东主席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用以回应郭沫若同志的《访南海观音寺》一诗。此诗不仅体现了两位伟大革命家的深厚友谊,还展示了毛泽东主席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深邃思考。诗歌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内容:诗歌赏析首联首联“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诗人以大地起风雷比喻革命运动的兴起,而“精生白骨堆”则形象地描绘了旧社会反动势力的猖獗和人民的苦难。这两句既是对郭沫若诗中描绘的社会现实的呼应,也是毛泽东对于革命必要性的深刻揭示。颔联颔联“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主席以“僧”比喻普通的愚昧民众,认为他们还可以通过教育来转变思想。而“妖为鬼蜮必成灾”则是对那些反动势力的严厉批判,认为他们必将给社会带来灾难。这一联既展现了毛泽东对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他对于革命斗争的坚定立场。颈联颈联“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这里毛泽东主席以“金猴”比喻革命者,以“奋起千钧棒”形容他们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精神。而“玉宇澄清万里埃”则是对革命胜利后美好社会的憧憬,寓意着在革命者的努力下,社会将变得清明、纯洁。尾联尾联“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毛泽东主席以“孙大圣”比喻郭沫若同志,对他的革命精神表示赞扬。而“只缘妖雾又重来”则表达了对于反动势力复辟的担忧,号召人们再次奋起斗争。这一联既表达了对郭沫若的敬意,也体现了毛泽东对于革命斗争的持续关注。诗歌意义《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不仅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也是毛泽东主席对于革命事业的深刻思考和坚定信念的体现。诗中通过对反动势力的批判和对革命斗争的赞美,展现了毛泽东主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立场和对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毛泽东主席和郭沫若同志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于革命事业的共同追求。在今天看来,《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启示作用。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念、勇于斗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实现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反动势力的复辟和破坏,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