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慎谔人物介绍PPT
刘慎谔(1897—1985),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先驱之一,山东现代气象和地理事业的奠基人。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理系,为我国地理...
刘慎谔(1897—1985),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先驱之一,山东现代气象和地理事业的奠基人。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理系,为我国地理教育奠定了基础;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机构,为现代气象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平经历刘慎谔,字士瑜,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刘宝慈精通医术,曾任清朝太医院的御医,后辞官在京办医。刘慎谔幼年就读于家塾,聪颖好学,能诗善文。1912年入北京五城中学,1918年毕业后又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学习,专攻地质学和地理学。当时与他同窗的有地质学家贾兰坡、张席褆等,他们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自然科学的奥秘。1922年刘慎谔毕业并获得理学士学位,同年又考取了公费留学生,东渡日本深造。在日本留学期间,刘慎谔刻苦自励,认真学习和研究地质学和气象学。当时中国的大气观测工作刚刚起步,主要依赖进口的观测仪器。刘慎谔通过日文版的《每日天气图》等刊物仔细揣摩气象学理论及仪器观测方法。同时,他还和同学合译了一本名为《测候丛谈》的书(该书是我国最早的气象学译著),互相切磋研读。后来他又到日本气象株式会社实习了半年,受益匪浅。1925年刘慎谔回国后,应聘在河北大学担任地质、地理系教授,并兼任系主任。在该校任教期间,他曾被派往日本和朝鲜考察地质和气象,并参加了第九届国际大地测量学会学术会议。他通过认真考察和虚心学习,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回国后他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同时开始着手筹建气象研究机构。1928年刘慎谔应蔡元培之聘到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担任地质、气象部主任,同时又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在此期间他为组建气象研究机构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很多贡献。1930年他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1932年正式任所长;1934年又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副主任兼气象研究所所长;1935年又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书记兼总办事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慎谔先后在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河北大学等校任气象学或自然地理学教授,并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地理知识》主编等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待遇。1978年重新回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工作。直到1985年逝世前几个月还亲自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 科学成就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系1925年刘慎谔从日本学成归国后应聘在河北大学任地质、地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28年又应聘到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任地质、气象部主任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在此期间他一直为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系而奔波劳碌。当时国内虽然已经有了几所大学,但都还没有地理系。于是他便首先在河北大学筹建地理系并兼任系主任,同时兼授气象学课程;接着他又到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理陈列室———地质、地理陈列室;最后他又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内设立了地理研究室。这样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第一个地理系终于在河北大学诞生了。这是我国自办的最早的地理系之一。它的建立为我国培养造就自己的地理人才、开展地理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组建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机构早在1925年刘慎谔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萌发了创建我国自己的气象研究机构的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考察后他初步拟定了筹建计划与步骤;回国后就着手付诸实施:一面自修气象学课程一面协助有关单位购置必需的气象仪器;同时动员并组织国内有关气象方面的人才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和理论提高;最后组成一个既有广博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领导班子来负责主持工作。经过两年左右的准备于1928年在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内正式成立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筹备委员会负责具体筹备工作;同时决定由刘慎谔担任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兼任总办事处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