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介绍PPT
临汾市,简称“临”,古称平阳,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
临汾市,简称“临”,古称平阳,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地处中条山、太行山、黄河环抱孕育的晋南盆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22年10月,临汾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2027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底,临汾市常住人口391.24万人。临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华夏第一都”。临汾“因河设市”,孕育了尧、舜、禹等著名帝王,素有“华夏第一都”“尧都平阳”之称。临汾“古县”历史悠久,有“天下第一都”之称。临汾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606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截至2021年底,临汾市有A级景区45家,其中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14家。临汾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3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19家。2022年,临汾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662.2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731.9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比例为11.5:42.1:46.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234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966美元。历史沿革临汾市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早在帝尧时代,临汾就建有都城。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尧都平阳”即今临汾市尧都区,《尚书·禹贡》中就有“尧都平阳”的记载,而平阳即今临汾。夏商时期,为冀州之域。周初为晋国之都,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置晋阳县,治所在今临汾市区,属河东郡。汉置平阳县,治所在今临汾市区,属河东郡,为平阳侯国都。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阳郡,治平阳县。晋仍之。北魏神龟元年(518年),改置平州,治平阳县。北齐废平州,置晋州,治白马城(今侯马市)。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晋州,复置平阳郡,治临汾县。大业初废郡存州。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晋州,治临汾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晋州为平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晋州。宋、金仍之。元中统三年(1262年),置平阳路,治临汾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平阳路为平阳府,治临汾县,属山西行中书省。清代,沿称平阳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直属山西省。民国3年(1914年),属河东道。民国16年(1927年),直属山西省。民国36年(1947年)4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设立晋南专区,专员公署驻临汾县,辖临汾、汾城、襄陵、曲沃、翼城、浮山、赵城、洪洞、霍县9县。同年6月,晋南专区所属各县相继解放。8月,晋南专区迁驻临汾县城,辖临汾、汾城、襄陵、曲沃、翼城、浮山、赵城、洪洞、霍县、安泽、古县、岳西12县。民国37年(1948年)5月,晋南专区与晋东南专区部分县合并,成立晋南行政区,驻临汾县城,辖临汾、襄陵、曲沃、翼城、浮山、赵城、洪洞、霍县、安泽、古县、岳西、沁水、阳城、沁源、灵石、汾城、绛县、垣曲、平陆、芮城、万泉20县。9月,晋南行政区撤销,分设临汾专区、运城专区。临汾专区驻临汾县城,辖临汾、襄陵、曲沃、翼城、浮山、赵城、洪洞、霍县、安泽、古县、岳西11县。1949年9月,临汾专区改称晋南专区。1950年7月,晋南专区驻地由临汾县城迁驻运城。同年10月,赵城县撤销,并入洪洞县;岳西县撤销,分别并入安泽、浮山2县。晋南专区辖临汾、襄陵、曲沃、翼城、浮山、洪洞、霍县、安泽、古县9县。1954年7月,晋南专区复驻临汾县城,辖临汾、襄陵、曲沃、翼城、浮山、洪洞、霍县、安泽、古县、吉县、大宁、蒲县、隰县、永和、汾西15县。1958年10月,临汾专区与运城专区合并,成立晋南专区,专员公署驻临汾市,共辖23县。1961年8月,恢复临汾专区与运城专区建制。临汾专区辖临汾、襄汾(原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曲沃、翼城、浮山、洪洞、霍县、安泽、古县、吉县、大宁、蒲县、隰县、永和、汾西15县。1967年3月,临汾专区改称晋南地区。1970年,晋南地区专员公署由临汾市迁驻运城市。1978年5月,晋南地区专员公署由运城市迁回临汾市。1983年10月,晋南地区撤销,分设临汾地区、运城地区。临汾地区辖临汾市及临汾、侯马、霍县、汾西、吉县、安泽、大宁、古县、隰县、永和、蒲县、襄汾、曲沃、翼城、浮山、洪洞16县。2000年10月,临汾地区撤销、设立地级临汾市。临汾市设立尧都区,以原临汾市的行政区域为尧都区的行政区域。临汾市辖原临汾地区的侯马市、霍州市、汾西县、吉县、安泽县、大宁县、古县、隰县、永和县、蒲县、襄汾县、曲沃县、翼城县、浮山县、洪洞县和新设立的尧都区。行政区划截至2022年10月,临汾市辖1个市辖区(尧都区)、10个县(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代管2个县级市(侯马市、霍州市)。临汾市人民政府驻尧都区解放路街道行署巷2号。地理环境位置境域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接壤。临汾市地处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之间。临汾市总面积20275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地形地貌临汾市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东部为太岳山、中条山山地,由北向南呈带状环列,海拔在1000米以上,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在600~1000米,西部为黄河冲积平原,海拔在400米以下。境内最高点为太岳山脉的紫金山,海拔2302.2米,最低点在黄河边的东桑峪,海拔375米。临汾盆地纵贯临汾市中部,将整体隆起的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山地。盆地平川区是临汾市主要农作区,海拔450~600米,平川占总土地面积的19.1%。气候临汾市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多风少雨,冬季较长。临汾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25~627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年降水量的60%。年平均气温为10~14℃,自南向北递减,≥10℃的积温为3000~4000℃,无霜期平均为160~200天。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内陆,临汾市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数平均为2000~2600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0%左右,光热资源同步,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水文临汾市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听水河、沁河、涑水河、鄂河、清水河、洪安涧河等。其中黄河最大,在临汾市境内流程193千米;汾河次之,流程178千米。临汾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6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381立方米,亩均236立方米。经济临汾市经济发展相对多元,主要涉及能源、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近年来,临汾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同时,临汾市还注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能源产业临汾市能源资源丰富,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产业一直是临汾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临汾市还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努力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制造业临汾市的制造业发展较为全面,涉及机械、化工、食品等多个领域。其中,机械制造业是临汾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拥有一批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企业。同时,临汾市还注重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农业临汾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近年来,临汾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临汾市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逐渐成为临汾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临汾市还注重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文化临汾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临汾市注重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临汾市还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文物古迹临汾市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包括帝尧陵、陶寺遗址、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古迹见证了临汾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汾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包括鼓乐、剪纸、刺绣等多个领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临汾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临汾市注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和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交通临汾市交通便捷,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齐全。临汾市公路网发达,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贯穿全境,连接了周边城市和县区。同时,临汾市还拥有铁路网和航空运输网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公路交通临汾市公路交通发达,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00多公里。临汾市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包括京昆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长济高速公路等。此外,临汾市还注重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铁路交通临汾市铁路交通也十分便利,境内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包括大同至西安铁路、太原至运城铁路等。临汾市还拥有多个火车站和铁路客运站,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和货物运输。航空运输临汾市拥有一个民用机场——临汾乔李机场(LFQ),该机场位于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距临汾市中心15千米,为4C级军民合用支线机场。临汾乔李机场的建成和运营为临汾市及周边地区的航空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旅游临汾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临汾市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自然景观临汾市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包括壶口瀑布、姑射山、云丘山等著名景点。这些自然景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人文景观临汾市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包括帝尧陵、陶寺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以及洪洞大槐树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