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应急预案PPT
总则(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及信息内容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
总则(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及信息内容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以及利用或针对本单位重要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发起的,对本单位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公民权益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重大影响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四)工作原则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重要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全面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依靠科学、平战结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实现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一)组织体系成立网络安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网安办”),重要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使用或管理单位成立现场应急处置小组(以下简称“现场处置小组”)。(二)工作职责领导小组职责统一领导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研究确定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组织、协调、指导网络安全应急工作;完成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其他重要任务网安办职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指示和部署;组织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负责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收集、分析网络安全应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宣传、教育、培训;负责网络安全应急值班;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现场处置小组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收集、分析和研判网络安全事件信息,及时上报事件动态;组织先期处置,控制事态,防止蔓延扩大;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预防预警(一)预防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日常安全监测重要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使用或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二)预警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分为外部预警信息和内部预警信息两类外部预警信息指网络安全专业机构、兄弟单位、供应商等通过正式渠道发布的网络安全预警信息;内部预警信息指本单位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在日常运行、监测中发现的网络安全预警信息网安办负责收集、分析各类预警信息并根据网络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可控情况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分级网安办根据分析结果向领导小组提出预警建议,领导小组根据预警建议,发布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应急响应(一)应急响应分级根据网络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可控情况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二)应急响应启动发生Ⅰ级、Ⅱ级网络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立即启动Ⅰ级、Ⅱ级应急响应,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生Ⅲ级网络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立即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生Ⅳ级网络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立即启动Ⅳ级应急响应,组织现场处置小组进行处置,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三)应急处置现场处置小组应根据网络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处置小组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网络安全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应急响应级别的建议领导小组根据现场处置小组的建议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四)应急结束当网络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和影响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时,领导小组可以宣布应急结束,并通知各有关单位停止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一)总结评估网络安全应急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现场处置小组和相关单位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分析事件原因、影响范围、处置过程等,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形成总结评估报告。(二)奖惩和责任追究对在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中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应急保障(一)技术保障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二)队伍保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三)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网络安全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工作需要。(四)资金保障确保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资金需求,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宣传、培训和演练(一)宣传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二)培训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处置能力。(三)演练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附则(一)预案管理本预案由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解释,定期评估和修订,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以上是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简化版,实际预案可能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包括具体的应急处置流程、联系方式、资源清单等。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三)预案更新本预案应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网络安全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更新的周期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四)预案解释本预案的解释权归领导小组所有。对于预案中未涉及的情况或问题,领导小组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和决策。附录(一)相关法律法规列出与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二)应急联系方式列出应急响应期间的重要联系方式,包括领导小组的联系方式、现场处置小组的联系方式、相关技术支持团队的联系方式等。(三)资源清单列出应急响应所需的重要资源清单,包括应急设备、软件工具、应急物资等,确保在应急响应期间能够及时调用。(四)其他相关文档列出与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相关的其他重要文档,如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网络安全培训材料等。以上是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续写部分,供您参考。请注意,实际预案的制定应根据具体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预案的制定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十、附录(一)关键术语和定义网络安全事件指网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等遭受攻击、破坏、泄露等,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公民权益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应急响应指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为了减轻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和行动领导小组指负责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现场处置小组指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或团队(二)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格式制定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格式,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影响范围、处置进展等内容,以便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或相关单位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的情况。(三)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方案制定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目的、范围、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四)网络安全应急资源调配方案制定网络安全应急资源调配方案,明确应急资源的种类、数量、存储地点和调配流程,确保在应急响应期间能够及时、有效地调配所需资源。(五)网络安全应急知识库建立网络安全应急知识库,收集、整理网络安全应急相关的知识、案例、经验等,为应急响应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持。预案的实施与监督(一)预案实施本预案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确保预案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得到有效执行。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配合,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二)预案监督领导小组应定期对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预案。预案生效与终止(一)预案生效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替代之前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预案内容,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二)预案终止当本预案不再适应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需要或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领导小组应及时组织修订或终止预案,并发布新的预案。以上是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续写部分,供您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预案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以确保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