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小说介绍PPT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由鲁迅创作,写于1918年4月,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内容概述《...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由鲁迅创作,写于1918年4月,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内容概述《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自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深刻批判,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创作背景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批判封建主义礼教的文章《礼教吃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吃人”两个字作了礼教和封建制度的代名词,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时,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认为“这篇文章是二千年来从礼教里头拖出吃人的真相,在文字上为划时代的著作”。作者在写作《狂人日记》时,受到《礼教吃人》这篇文章的影响,在小说中用“吃人”两个字概括了礼教所代表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残酷和绝望。文学价值《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篇小说通过描绘一个狂人的精神世界,成功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文化的深刻批判。同时,这篇小说也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对封建礼教进行彻底批判的任务。主题思想《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鲁迅笔下所揭露的“吃人”现象,是旧中国几千年来时时都在上演的惨剧。封建礼教正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是“吃人”的元凶。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使《狂人日记》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在艺术上,《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的形式,通过狂人的自述,成功地塑造了“狂人”这一艺术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成功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同时,这篇小说在心理描写上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成功地揭示了狂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影响与评价《狂人日记》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篇小说也以其深刻的批判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总的来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