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论《论十大关系》PPT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5月2日,毛泽东在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十大关系,讲话共十个部分。重工业...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5月2日,毛泽东在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十大关系,讲话共十个部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并且也无法维持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何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认为,要有两个拳头,一硬一软。重工业是硬拳头,轻工业和农业是软拳头。硬拳头要打出去,软拳头要握起来。同时,硬拳头也不能打得太硬,软拳头也不能握得太紧。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毛泽东认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如何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最终利用这些条件发展内地工业,必须加强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人员交流、由沿海帮助内地设计和建设一些适当的工厂以及运输等方面的工作。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国防不可不有。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认为,国防不可不有。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就是经济建设。所以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摆正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他说:“国防不可不有,只要我们有了比占着大量现代装备的敌人更强大的力量,还怕什么横行霸道的强盗联合舰队和百万以上的钢铁富翁的打不退呢?一定要打退这种外来的侵略。”但同时,“我们一定要加强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国防不可不有”并不意味着国防要摆在经济建设的前面。“国防不可不有”的真正含义是:有了更强大的经济力量,国防就巩固了;有了更强大的经济力量,我们就可以在国内镇压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敌对分子,就可以有力地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必须兼顾国家和工厂、合作社两方面利益的原则出发。如何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毛泽东认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必须兼顾国家和工厂、合作社两方面利益的原则出发”。“应当在国家的统筹计划之下,使各级地方有一份相当大的机动权。”相当大的机动权指什么?就是管理经济的权力。所以毛泽东在这里要求正确处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管理经济的权力应交给地方和企业。全国统筹统管肯定也是必需的,这和“统一领导”“计划管理”在当时是一致的。毛泽东认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是不对的。”中央有些办法在一定的时候确有相当的正确性,但是按照这个办法来给地方一些利益的时候是很少的。“这是一段时期的情况。这段时期的情况就是往往把什么东西都集中到上面。”毛泽东接着说:“这些规定实际上把脑子的权力也集中到上面去了。”“脑子的权力”就是思想决策的权力;“把什么东西都集中到上面”,包括政治权力也集中到上面;“不给工厂一点权力”,就是不给地方和企业一点管理经济的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就是没有一点灵活变通的余地;“一点利益”,就是没有一点物质利益。“这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这是当时中央和地方权限划分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央要给地方一定的独立性。”毛泽东认为,“所谓经济活动不一定限于农业生产”。“一个工厂也是一个小的独立王国”,因为“工厂要生产产品”,“产品就要进入市场”。所以,“工厂要有自己的独立王国”。地方和企业要求有独立性并不是说不要统一领导。“地方分权了”,中央“仍然有指导和监督的统一计划的责任”。地方分权以后“必须避免破坏统一性的本位主义的各种计划”。当时存在着“中央、省、市(地区)、县(市)四级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权限的划分,应当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应当合理解决。”毛泽东接着说:“所谓统一领导的问题。”这里指的统一领导主要是当时在经济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有些地方确实是统一领导。”有些方面在中央是没有权力直接去管住的,“不能只管大的”,“大的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