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PPT
目的为了及时、快速、准确地对患者实施救治,切实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定义“危急值”(Cri...
目的为了及时、快速、准确地对患者实施救治,切实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定义“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急值报告项目临床检验血钙、血钾、血糖、血气分析pH值、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尿素、肌酐、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脑脊液蛋白、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氯、脑脊液糖、胸腹水常规、大便潜血、精子计数、脑脊液涂片找细菌医学影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脑疝、急性脑积水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异物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肺栓塞、肺梗死循环系统:心包填塞、纵隔摆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消化系统:食道异物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梗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泌尿系统:尿路梗阻急性肾损伤肾周血肿或脓肿眼眶内异物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眶内出血或气肿急性副鼻窦炎鼻窦积液颌面部、颅底骨折危急值报告程序临床实验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必要时)、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检验科对原标本妥善处理后冷藏保存一天以上,以便复查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科室沟通确认后对原标本妥善处理后冷藏,待该病人病情稳定后,送标本至检验科进行复查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诊治措施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验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危急值”报告涉及所有门、急诊及病区病人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区、急诊留观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放射科、CT室、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为了确保该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所有与危急值报告有关的科室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危急值数值及报告、处理流程临床实验室、各临床科室应建立《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报告时间、报告人、接收人、备注等项目。临床科室接到报告后及时在登记本上记录接收结果、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患者病情及处置措施等信息临床实验室应确保“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定期总结分析“危急值”报告情况,不断改进“危急值”报告质量,并纳入对科室工作质量考核内容。同时,医务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科室医院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危急值”报告制度规定,造成患者损害或不良后果的,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危急值报告的时限临床实验室在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在《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记录。临床科室在接到通知后,应在15分钟内对病人进行相应处理并记录对于特别紧急的“危急值”如血气分析pH值<7.0或>7.8,血糖<2.2mmol/L或>22.2mmol/L等,临床实验室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在10分钟内重复测定一次,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临床科室对“危急值”结果有疑问或需要复查应在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与临床实验室联系,并说明情况。临床实验室应在接到请求后15分钟内完成复查并报告结果危急值报告的质量管理临床实验室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医务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应定期对临床实验室和临床科室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医院应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反馈机制鼓励临床科室和临床实验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医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医院所有以上是关于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的详细规定,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注意,这只是一份示例性的规定,具体的危急值项目和报告流程可能需要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同时,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医院应定期评估和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续)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督与改进定期评估医院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评估,包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等方面。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制度的重要参考反馈机制建立危急值报告反馈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实验室人员等相关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反馈意见应及时收集、整理并作出响应培训与指导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培训,提高其对危急值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奖惩措施对于在危急值报告和处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科室,医院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科室,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宣传与教育宣传渠道通过医院内部网站、公告栏、培训会议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目的和要求,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应包括危急值的概念、范围、报告流程、处理措施等,确保医护人员熟悉并掌握相关知识定期更新随着医学技术和诊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危急值项目和报告流程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医院应定期更新宣传和教育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危急值报告制度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信息系统,实现危急值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等功能,提高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数据共享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数据共享,方便医护人员及时获取危急值信息,提高处置效率信息安全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确保危急值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做好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附则制度解释权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医院所有。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内容,请向医院相关部门咨询制度修订医院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制度将及时发布并通知相关人员执行以上是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的补充内容。通过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医疗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希望各相关人员能够认真执行本制度,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