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介绍PPT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有说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起义过程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率领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首先发难,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除武昌起义外,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各省纷纷响应起义,各省独立。革命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后续发展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潮。这股思潮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果,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