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编制PPT
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概念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利润表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是将当期收入总额相加,然后...
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概念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利润表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是将当期收入总额相加,然后将所有费用总额相加,一次计算出当期收益的方式,主要是适用于当期经营业务简单,编制利润表时间要求紧迫的小型企业。多步式是通过多个相互联系的利润指标分步计算当期净收益,它可以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第四步,以净利润(或净亏损)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多步式利润表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会计指标的比较和考核。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的就是多步式。在利润表中,企业通常按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也就是说收入按其重要性进行列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费用按其性质进行列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利润表的编制主要是通过对日常会计核算记录的数据加以归集、整理来实现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损益类科目一般于期末结账时,采用账结法或表结法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使损益类科目月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收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费用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科目。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收入的实现情况,费用、成本的耗费情况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作用利润表编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一些体现会计主体经营成果的主要项目集中反映出来,向报表使用者展示企业的收益总额及其构成情况。具体来说,利润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揭示利润的形成过程及利润与分配情况有利于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有利于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和债权人制定信用政策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结构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概括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利润表的主体,反映了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所以,曾经也被称为损益计算书或损益表。它主要有: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内容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每个项目通常又分为“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分别填列。其中“上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该期利润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期不相一致,应对上年该期利润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利润表的“上期金额”栏内。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报表时,应将“本期金额”栏改成“本年累计金额”栏,填列自年初起至本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填列“上年同期金额”栏,即将上年同期利润表“本年累计金额”栏内所列数字按照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入。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上年同期金额”栏内。利润表各项目具体填列方法如下:“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和“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果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营业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现的营业利润。本项目应根据上述有关项目计算填列。如为亏损,则以“-”号填列“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利润”项目加上“营业外收入”项目减去“营业外支出”项目的净额填列。如为亏损总额,则以“-”号填列“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本项目应根据“利润总额”项目减去“所得税费用”项目的净额填列。如为净亏损,则以“-”号填列利润表的编制步骤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准备依据试算平衡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有关人员签字盖章利润表编制原理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以上内容对利润表的编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其概念、作用、结构、内容、编制步骤和编制原理。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编制利润表。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五、利润表编制注意事项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编制利润表时,必须遵循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数据准确性与完整性利润表中的数据必须准确、完整,不能遗漏或虚报。所有会计业务都应入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正确计算各项利润利润表中的各项利润,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必须按照规定的公式和方法正确计算合理配比收入与费用在编制利润表时,应遵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合理地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进行配比清晰表述附注信息利润表中的附注信息对于理解报表至关重要,应清晰、准确地表述附注内容,方便报表使用者理解严格审核与签字盖章利润表编制完成后,应经过严格审核,确保报表内容无误。相关负责人员应签字盖章,以示负责利润表的作用与价值利润表作为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利润表直观地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评估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利润表中的数据,可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利润表中的数据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企业战略和规划考核企业管理层绩效利润表也是考核企业管理层绩效的重要依据,可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效果综上所述,利润表的编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一定的编制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利润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七、利润表的分析方法利润表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比不同期间的数据,运用各种财务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风险状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利润表分析方法:水平分析比较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利润表数据,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这有助于发现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或下降趋势,以及可能的原因垂直分析通过计算利润表中各项目的百分比或比率,分析企业盈利结构的合理性。这有助于发现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以及各项费用在盈利中所占的比重毛利率分析计算企业的毛利率,即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毛利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净利率分析计算企业的净利率,即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净利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情况费用分析分析企业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了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成本结构和费用控制情况。这有助于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成本问题和改进空间利润表与其他财务报表的关系利润表与企业的其他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些报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完整财务状况。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当企业实现盈利时,所有者权益会增加;当企业发生亏损时,所有者权益会减少。此外,利润表中的某些项目(如折旧和摊销)也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的净现金流量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非现金项目(如折旧和摊销)以及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项目的变化。因此,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时,需要综合考虑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数据结论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通过编制和分析利润表,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成本结构和风险控制情况,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利润表也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