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手抄报PPT
以下是一份关于韩愈的手抄报,包括他的生平、作品、影响等,供您参考。生平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
以下是一份关于韩愈的手抄报,包括他的生平、作品、影响等,供您参考。生平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792年,登进士第,累官监察御史,后贬为阳山县令。819年,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迁刑部侍郎。820年,任吏部侍郎。821年,求其次子韩泰之后。韩愈的生平可分为三个阶段。1. 求学与科举韩愈自幼聪明刻苦,不拘小节,于《进学解》中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态度。787年,韩愈前往洛阳,请教儒学大师刘正夫,深受其赏识。792年,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796年再次参加进士考试,均失败。2. 初入仕途801年,韩愈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属官。同年十二月,获准离开京城担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806年,任监察御史。807年,受宰相裴度提拔为吏部侍郎。3. 贬谪与回归819年,唐宪宗派遣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疏《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被贬为潮州刺史。随后,其长女病逝。820年,韩愈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祭酒。821年,韩愈出任吏部侍郎并成为史馆修撰。次年,出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作品1. 文学作品韩愈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和赋等。他的散文作品风格独特,言辞简练,说理透彻。《原道》、《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等均为传世之作。其诗歌作品则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三首》等诗作都表现出其豪放豁达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2. 哲学著作韩愈在哲学方面也有所建树。他的《原道》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论文,强调了儒家思想的本质和价值。《行难》则是一篇针对道家思想的批判文章,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1. 文学地位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卓越,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文笔犀利,语言简练生动,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颂,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登高》、《题乌江亭》等诗作至今仍然脍炙人口。2. 思想影响韩愈的思想对于维护儒家思想的传统地位也产生了重要作用。他在《原道》中强调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推崇孔孟之道,反对佛道思想。这种思想观念对后世儒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韩愈的哲学思想也影响了宋代道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