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岢岚PPT
家乡岢岚,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小城。以下是对家乡岢岚的详细介绍:历史沿革岢岚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忻州市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
家乡岢岚,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小城。以下是对家乡岢岚的详细介绍:历史沿革岢岚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忻州市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期,该地区为赵国领地,后为秦国所统一。汉代时期,该地区设立了县治,名为“广衍县”。隋唐时期,广衍县先后被撤销和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岢岚县正式设立,一直延续至今。地理环境岢岚县地处黄土高原,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地势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汾河一级支流湫水河纵贯全境南北,流向西北,发源于县境内的荷叶坪山南麓。全县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岢岚县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铝土矿、石灰石、大理石、白云岩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和铁矿储量较为丰富,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此外,县内还有丰富的水资源,湫水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有清水河、葫芦河、象鼻子河等,为当地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人口民族截至2013年末,岢岚县总人口为9.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7万人。全县人口主要由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4%左右。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全县的人口分布呈现出城乡分布不均的特点,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经济发展近年来,岢岚县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以煤炭、焦化、电力、建材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和以农牧业、林业、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财政总收入达到7.9亿元,增长24.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亿元,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亿元,增长17.5%。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全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城市现代化、民生普惠化等“四化”战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岢岚县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文化。民间艺术方面,主要有碗托节、扇子舞、木偶戏等。其中碗托节是当地特有的民俗活动之一,以吃碗托来庆贺太平盛世和五谷丰登;扇子舞则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自乐形式之一;木偶戏则是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色彩。此外,还有岢岚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此外,岢岚县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4年红军东征期间,在这里展开了著名的“晋西事变”,打响了山西抗战的第一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屏障;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华北军区的重要兵站之一。风景名胜岢岚县拥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山西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境内有荷叶坪山、清凉寺、龙王庙等众多景点。荷叶坪山因其山顶有一片美丽的荷花池而得名;清凉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龙王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群落。此外还有著名的“岢岚十景”,包括“马头山色”、“虎山云雾”、“龙泉水声”、“荷叶坪光”、“清凉佛光”、“温泉春色”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此外还有“中国最美的公路”之称的忻保高速公路和沿黄公路景观带等旅游资源。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美食特产岢岚县的美食特产丰富多样,其中以碗托最具特色。碗托是当地人在特殊历史时期创造的一种独特食品文化形式,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豌豆面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食品小吃,特点是碗托绵软筋道、滑嫩爽口、香气四溢、味美汤鲜、不油不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