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雄母亲邓玉芬事迹PPT
邓玉芬的英雄事迹邓玉芬,女,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潘家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丈夫早逝,邓玉芬靠种地、给地主当长工为生,养活儿女。她积极...
邓玉芬的英雄事迹邓玉芬,女,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潘家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丈夫早逝,邓玉芬靠种地、给地主当长工为生,养活儿女。她积极为八路军送情报、运粮食、传信件,并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干部和战士。她把丈夫和公公被日寇杀害的仇恨、儿子被抓壮丁的痛苦,埋藏在心底,用慈母的爱心和坚强的毅力把儿孙们抚养成人。邓玉芬的英雄品质邓玉芬具有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她多次到李大钊烈士陵园参观,她说:“李大钊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我非常敬佩他。”邓玉芬对子女们说:“我们虽穷,但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国家好了,我们才会好;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在外国人面前才能挺起腰板来。”她要求子孙后代都不能给革命先烈和新中国丢脸,都不能愧对国家。邓玉芬有着高风亮节的情操。在1960年至1963年间,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先后将8个儿子送入部队。虽然家里缺少劳力,生活艰难,但她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她经常说:“人不能总想着自己,多想想别人,只要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事,那就说明自己还是有用之人。”邓玉芬淡泊名利、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在“文革”期间,邓玉芬的大儿子万明被错判死刑,大儿媳病故,小儿子万余被迫辍学在家。二儿子万田不忍母亲的悲伤,与李长文替兄顶替去边疆服役。因二儿子也不忍母亲孤独而提前退伍回来,遭到部队的批判。邓玉芬知道后说:“部队做的对,为了不让我拖了部队的后腿,影响了国家大事,他们才退伍回来。”在她的影响下,其他几个儿子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报效国家。邓玉芬为了支持国家建设,省吃俭用、粗茶淡饭、补丁衣袜,她把节约的钱捐给国家、捐给灾区。在她的带动下全家捐款累计达一万元之多。当国家给邓玉芬发放优抚金时,她却把优抚金集中起来,成立了“邓玉芬拥军优属基金”,用以支持更多的人献身于国防事业。邓玉芬深明大义、通情达理的胸怀。在她的严格教育下,几个儿子没有沾染一点歪风邪气。大儿子万明在唐山大地震中因公殉职;小儿子万余在执行公务中因公殉职;二儿子万田在执行森林防火任务中因公殉职;三儿子万申在工作中因公殉职;四儿子万海在执行任务中因公殉职;六儿子万江在工作中因公殉职;七儿子万良在执行任务中因公殉职;八儿子万春在唐山大地震中因公殉职。不到20年的时间里邓玉芬老人连失七子!她的泪水早已哭干,但她坚强不倒、信念永恒!她坚信: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她的子孙后代还会有人站出来!学习邓玉芬的先进事迹学习邓玉芬的先进事迹要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人们思想当中去,使其成为我们做事情的一种正确性鉴别器和是非分辨器。学习邓玉芬同志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和坚定信念;学习邓玉芬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和良好心态;学习邓玉芬同志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为民情怀;学习邓玉芬同志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和坚韧毅力;学习邓玉芬同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作风;学习邓玉芬同志爱军精武、爱岗敬业的高尚品质和工作作风;学习邓玉芬同志胸怀坦荡、公而忘私的博大胸襟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