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合理应用PPT
感冒类中成药风寒感冒感冒清热胶囊风热感冒1.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2. 抗病毒口服液3. 连花清瘟颗粒4. 疏风解毒胶囊5. 小柴胡颗粒6. 鼻渊舒口服液7....
感冒类中成药风寒感冒感冒清热胶囊风热感冒1.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2. 抗病毒口服液3. 连花清瘟颗粒4. 疏风解毒胶囊5. 小柴胡颗粒6. 鼻渊舒口服液7. 小儿青翘颗粒(儿科)1. 双黄连口服液 (疏风解表为主)2. 蓝芩口服液 (清肺热为主)3. 清开灵胶囊 (清热开窍为主)外寒内热1. 防风通圣颗粒2. 杏贝止咳颗粒这两个中成药里面含有麻黄,高血压患者慎用气虚感冒1玉屏风颗粒暑湿型感冒1.藿香正气口服液 (风寒为主)2.保济丸 (风热为主)咳嗽类中成药1. 风寒咳嗽寒喘祖帕颗粒2. 风热咳嗽蛇胆川贝液肺力咳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儿科)3. 表寒里热杏贝止咳颗粒4. 痰浊阻肺桔红痰咳液5. 痰湿阻肺小儿肺咳颗粒(儿科)6. 强力枇杷露7. 肺气虚润肺膏清热解毒类中成药4. 喉咽清颗粒5. 金振口服液(儿科)6. 六神丸7. 板兰根颗粒8. 牛黄解毒胶囊目前明确研究证明蚕豆病应该避免使用的中药珍珠末 金银花 黄连 牛黄 腊梅花 熊胆 番泻叶 薄荷 马钱子等中成药服用剂量:老年人用量宜小于成人,儿童用药应该首选儿童专用药,小儿使用非儿童用中成药时剂量要适当减少。3岁以内可服1/4/成人量3~5岁可服1/3成人量5~10岁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差不多即可本不合理配伍使用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中成药时间的配伍禁忌中西药直接的配伍禁忌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中药可以增加西药的毒副作用杏仁 桃仁等含有氰苷的中药可以加重如麻醉、镇静止咳药如可待因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增加副作用,严重的可以导致呼吸衰竭麻黄、含钙离子的矿物如石膏、海螵蛸等可以兴奋心肌加快心率,增强心脏对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而增加对心脏的毒性。含钾离子高 的中药如扁蓄、金钱草、丝瓜络等与保钾利尿药螺内酯合用会引起高血钾症。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如鼻炎康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则不宜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合用一、不宜联合使用的中成药但由于中成药组方复杂,并非所有中成药都能联合使用1、功效相似的中成药① 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复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② 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蓝芩口服液(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③ 牛黄解毒片(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六神丸(人工麝香、雄黄、蟾酥)2、毒性成分“蓄积”的中成药有毒成分的中成药不在少数,如果只根据病情选用药物而不了解处方组成,易导致有毒成分的蓄积,产生不良反应,严重者还可以引起中毒。例如:① 大活络丹(附子)+小活络丸(附子)两药均含有附子,如合用则加大了乌头碱的摄入量,增大了不良反应的概率,而出现运动麻痹、心律紊乱、阿斯综合征等不良反应。② 柏子养心丸(朱砂)+天王补心丹(朱砂)如将两药合用会增加有毒药味的服用量。因其均含有朱砂,其毒性成分为汞,过量或长期服用后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倦怠的不良反应,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③ 牛黄解毒片(雄黄)+六神丸或喉症丸(雄黄)这两种药里都含有雄黄,如合用,其有毒成分砷的用量在无意中加大了2~3倍。3.药物间有相互作用的中成药“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药物,应属配伍禁忌,原则上是禁止应用。含“十八反”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① 大活络丸、小活络丸、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正天胶囊VS 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藿香正气口服液大活络丸、小活络丸、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正天胶囊含有附子,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含有川贝,藿香正气口服液含有半夏,根据配伍禁忌原则,若将上述两类药联合使用当属相反禁忌。此外,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其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注重科学合理的联用能起到单一中成药不能达到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中成药联用的禁忌,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记住常用的中成药配伍的不良后果。中成药的使用要注意剂量、治疗时间,和避免多种组成类似、功效相近的中成药重叠使用,要重视治疗期间安全性指标的检测,特别是含有有毒或药性峻烈的中成药若长期服用将明显影响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甚或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因为中药的代谢和排泄需要经过肝脏和肾脏,长期大量的服用会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影响肝肾功能。如雷公藤制剂长期使用可引起生殖毒性、肝毒性、血液系统毒性;含有苍耳子、何首乌、川楝子、苍术等的中成药长期使用可能具有肝脏毒性; 含有桃仁、益母草、夏枯草、泽泻、木通等的中成药长期使用可能致肾损害。中成药的使用应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同时还应结合女性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病理特点用药,结合患者体质、年龄等特点用药。因为中成药的处方组成固定,每种中成药都是针对某一证型所特有的症状而研制的,但在临床上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中西药联合用药有利有弊,用之得当则能取得良效,反之则易产生不良反应。如中成药逍遥丸具有抗抑郁、抗焦虑的效应,能有效提高人的入睡率、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因此失眠患者在使用安眠药治疗同时服用逍遥丸可以逐渐摆脱对安眠药的依赖性。但有部分中药成分与西药配伍使用时则易发生水解、沉淀等化学变化或产生拮抗作用而出现不良反应,如含有山茱萸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含有大量的鞣制,在与维生素 B1 及多种抗生素( 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 合用时,易结合产生沉淀而失去活性成分,从而降低疗效。另外,应教育患者提高临床用药依从性并树立合理用药的理念,避免因患者要求而出现过度治疗的现象。复方丹参滴丸虽然为高血压慢病药,但是里面含有冰片,适用于急性发作期,长期服用易耗伤正气,气虚者不宜服用,建议患者不要连续服用超过一个月。清开灵胶囊只适用于温邪入里、内陷心包所致的高热惊厥等。不能用在风寒表证未解的状态。鼻炎康为含有西药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的中成药,另外,还含有对肝有毒性的苍耳子,不宜长期服用。引言中成药是指通过中药的炮制、制剂化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药物,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因其疗效确切、用法灵活以及适应症广泛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本文旨在探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分析其优势和限制,并提出相关的指导原则。优势多种组方中成药通常是由多种草药配伍而成,经过适当炮制和制剂化处理,使得药效能够相互协同增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相比于单味中药,中成药的组方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适应症广泛中成药适用范围广泛,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和症状缓解期间的保健和调理,中成药具有良好的效果。常见的中成药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理脾胃等,这些功效可以适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阶段的保健。用法灵活中成药的用法相对灵活,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可以选择口服、外敷、熏蒸、泡洗等多种用法,以适应不同病情和患者需求。此外,中成药还可以与其他药物相互配伍应用,增强疗效,提高治疗效果。限制治标不治本中成药作为针对疾病症状的药物,其疗效往往是临时性的,只能暂时缓解病情,而无法根治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明确其治疗目的和效果,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寻找更加可行的治疗策略。适应症不明确由于中成药的多样性和适应症广泛,对于部分疾病的使用标准和规范尚不清晰,使用中容易存在误用和滥用的情况。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开具的处方,并按照医嘱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药物相互作用中成药中的草药成分较多,其中可能含有活性成分,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较大。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对患者的药物记录进行仔细分析,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合理应用原则个体化治疗中成药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合并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综合考虑中成药的疗效、药物安全性和患者的需求,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注意药物安全中成药虽然源于天然草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药物的质量和剂量合理性,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并按照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注意监测和评估在使用中成药治疗时,应定期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评估,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及时反馈用药效果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论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按照合理应用的原则,进行个体化治疗,注意药物安全性和监测评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滥用行为。只有在合理应用的前提下,中成药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