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门人物简介PPT
张雪门(1881—1973),原名张钟懋,字炎夫,乳名仁寿,笔名雪门。浙江萧山人。早岁毕业于浙江第五师范,继任浙江湘湖师范及杭州女子师范教员。1916年任...
张雪门(1881—1973),原名张钟懋,字炎夫,乳名仁寿,笔名雪门。浙江萧山人。早岁毕业于浙江第五师范,继任浙江湘湖师范及杭州女子师范教员。1916年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专事研究幼儿教育。自1919年任幼稚园园长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儿童学系教授。1920年与李复同创办北京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香山慈幼院,任院长。香山慈幼院的办园目的是教育幼儿为社会谋福利。除京师香山慈幼院外,又在北平创立香山第二院,北平真光慈幼院,北平汉口街慈幼院、东北沈阳香山慈幼院等。历任北平幼稚教育研究会主任委员、中华慈幼协会附设实验幼稚园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儿童司司长、中国儿童福利会顾问等职。早年经历张雪门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幼年时便对教育产生了浓厚兴趣。青年时期,他在浙江第五师范学校接受教育,成绩优异,逐渐展现出对幼儿教育的独到见解。随后,他担任了浙江湘湖师范及杭州女子师范的教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育理念张雪门主张“儿童本位”的幼儿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个性和人格。他强调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他们自由发展。同时,张雪门也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提倡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实践探索在实践方面,张雪门创办了多所幼儿园和慈幼院,为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注重教育的社会性和实用性,强调培养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例如,在香山慈幼院,他制定了“生活教育”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劳动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影响张雪门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成为其他幼儿园的范本,为后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他的教育理念也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对儿童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晚年及逝世晚年的张雪门继续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并致力于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传承给后人。他在台湾和大陆各地讲学和指导,推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1973年,张雪门在台湾逝世,享年92岁。历史地位张雪门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和儿童教育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之父”。他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教育思想和理念对后来的幼儿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张雪门的贡献不仅限于中国,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世界范围内的幼儿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