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透过法测定粉体粒度PPT
测定粉体粒度的常用方法有很多,如筛分法、沉降法、电感应法、X射线衍射法等。其中,空气透过法是一种比较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常被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下...
测定粉体粒度的常用方法有很多,如筛分法、沉降法、电感应法、X射线衍射法等。其中,空气透过法是一种比较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常被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下面将详细介绍空气透过法测定粉体粒度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空气透过法测定粉体粒度的原理空气透过法测定粉体粒度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在通过粉体颗粒堆时受到的阻碍作用来测量其粒度。当空气通过粉体堆时,由于粉体颗粒的阻挡和摩擦作用,空气的流动会受到阻碍,导致压力损失和流速降低。这种阻力与粉体的粒度和形状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测量空气的流速和压力损失,可以推算出粉体的粒度分布。空气透过法测定粉体粒度的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在进行测定前,需要先将粉体样品进行充分搅拌和混合,以避免样品的偏析和不均匀性。将搅拌和混合后的粉体样品装入样品池中,并保持池内壁干净和平整,以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2. 安装仪器将空气透过法测定仪安装在通风橱内或无尘工作台上,连接好气源和压力计等辅助设备。将测压计连接到测定仪上,并对测压计进行零点校准。3. 开启气源开启气源并将空气压力调整到所需压力,一般选用0.3~0.4MPa的压力范围。调整空气流量计的流量至一定值,一般选用1~2升/分钟的流量范围。4. 测量压力损失开启气源后,观察测压计的压力指示值,记录初始压力P1。然后将空气流通区域调节为粉体样品堆,观察测压计的压力指示值,记录最终压力P2。通过计算压力损失(P1-P2)可以得出粉体样品对空气流动的阻碍作用。5. 测量空气流速在测量压力损失的同时,使用空气流速计测量通过粉体样品堆的空气流速V1。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需要将流速计放置在空气流通区域的中心位置,并保证流速计与测定仪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良好。6.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所测得的压力损失、空气流速等数据代入公式中,可以计算出粉体的粒度分布。常用的公式有Anderson-Chang模型和Hausdorff模型等。将计算结果与标准样品的粒度分布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被测样品的粒度分布特征。注意事项在使用空气透过法测定粉体粒度时需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维护保养工作在进行样品准备时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出现偏析和不均匀性。对于不同种类的粉体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装填方式和装填密度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空气的流速和压力损失,从而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实验条件在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需要结合其他粒度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由于每种测定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不同,因此需要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总之,空气透过法是一种测定粉体粒度的常用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样品的代表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其他粒度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