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文化PPT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①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①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②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③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④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⑤传统体育和游艺;⑥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2年6月,国务院已公布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500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以下是一些国家级非遗文化代表:民间文学1. 梁祝传说梁祝传说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国内外普遍视为爱情的象征。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与梁祝相关的遗存,而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里,也有很多与梁祝相关的活动。2006年梁祝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白蛇传传说白蛇传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在白蛇传的故事中,白蛇精和青蛇精的形象深入人心,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2006年白蛇传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1. 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和风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2008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源于四川地区传统的地方民歌,是当地劳动人民在行船过程中为统一动作和节奏而创作的,具有独特的音乐旋律和节奏感。2006年川江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1. 藏族锅庄舞藏族锅庄舞是一种欢快热烈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自娱性。锅庄舞流行于***自治区的拉萨地区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多在节庆和婚礼等场合表演。2006年藏族锅庄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农乐舞是朝鲜族传统舞蹈形式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农乐舞在朝鲜族民间广泛流传,多在节庆和丰收等场合表演,以打击乐器伴奏。2009年朝鲜族农乐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1.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京剧在清朝时期形成于北京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唱、念、做、打等表演体系。2008年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秦腔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秦腔流传于陕甘宁等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8年秦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1. 苏州评弹苏州评弹是一种以苏州方言表演的说唱艺术形式,流行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州评弹起源于清朝时期,以“说、噱、弹、唱”为主要特点,具有浓郁的江南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2008年苏州评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山东快书山东快书是一种以山东方言表演的说唱艺术形式,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山东快书以民间故事为主要内容,具有节奏明快、语言幽默等特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2008年山东快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1. 景泰蓝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是一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景泰蓝以铜胎为基础,采用宝石、玛瑙等贵重材料作装饰,以掐丝、点蓝等精细的工艺流程完成制作。2008年景泰蓝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一种中国传统丝绸织锦的制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