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赏析PPT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作于词人婚后。她的词才横溢,笔触细腻,是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的代表之一。以下是对《醉花阴》的赏析: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作于词人婚后。她的词才横溢,笔触细腻,是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的代表之一。以下是对《醉花阴》的赏析: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注释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玉枕:玉制或玉饰的枕头。纱厨:即碧纱厨,宋代闺房中置于床帐前用来放置小件的橱子。东篱:泛指菊花的产地。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西风:秋风。整体感知全词通过重阳即景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思夫之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深入分析本词起句便不寻常:“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短短两笔便勾勒出一个阴沉凝重的场景,“薄雾”、“浓云”原本就于人一种沉闷的压抑感,“愁永昼”更将这种压抑感、不自由的感受扩大化,更显主人公内心的烦闷。“瑞脑销金兽”一句的“销”字将香炉中瑞脑香的轻烟弥漫于室内之景描绘出来,给人一种深深的迷幻之感。“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让诗人更觉重阳的到来给自己的孤独寂寞又增加了几分。“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玉枕孤寂而凄凉,纱厨更是寒气逼人,这种孤独凄凉之感即使在温暖的天气也会让人感到寒冷。“半夜凉初透”中的“初透”二字将这种凄凉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下片则由景入事。“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运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暗香盈袖”一句则运用了“馨香满怀袖”的典故,“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则直接引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原本《如梦令》中“人比黄花瘦”是写闺中少妇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感叹自己消瘦的容颜。但此处李清照将此句引用过来更增加了几分愁绪——相思之苦。“莫道不销魂”则更加直接的表达了相思之苦。“销魂”原本指人因过分感动而魄散魂消精神萎顿的状态,这里则表达相思之苦对于闺中少妇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折磨。最后一句“帘卷西风”则是在凄凉之中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苦,“西风”指的是秋风更增加了这种凄凉之感。个人观点和评价《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人情世故以及个人感慨的形象生动的表述了相思之苦。“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这些天气意象和她的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了词人哀愁痛苦、孤独寂寞、凄凉憔悴的感受。“东篱把酒黄昏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诗句用鲜明具体的生活现象与诗人的处境与内心感受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展现了浓厚的自然环境与深沉的人文环境的相互交织的画面感。《醉花阴》整首词充满了浓重的悲伤情绪与无奈的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愁云惨雾表现出了李清照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与无法排遣的痛苦。结论和评分总的来说,《醉花阴》是一首情感深沉、细腻且充满个人色彩的词。李清照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描述方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情感与内心世界。这首词可以得分为9.5分。虽然这是一首哀愁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