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邯郸PPT
邯郸历史渊源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是中国北方...
邯郸历史渊源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汉代,邯郸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东汉末年,曹魏集团在邯郸南部邺城一带建都北宋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成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邯郸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绵绵8000余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十大文化脉系,鸡泽毛遂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其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邯郸人继往开来、奋发图强,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完成邯郸新的复兴。城市概况邯郸,河北省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河北省南部地区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末,全市总面积12066平方千米,下辖6个区、1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941.40万(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邯郸市实现生产总值3636.6亿元。地理环境《汉书》记载,“邯郸南据大河(古黄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若不胜秦,必重赵,赵承秦、楚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可见邯郸地理位置之重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介于北纬36°20′~36°44′,东经114°03′~114°40′之间。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总面积12066平方千米。邯郸位于晋冀鲁豫四省要冲、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区腹心,与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四个省会的距离均在200千米左右,与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离均在450千米以内。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为中国三大经济圈所环绕,地处京津冀经济区内,东进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接,南下可与珠三角经济圈联系。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洪积冲积平原。高差较大,最高处和最低处相差1800余米。山地丘陵区约占全市面积的46%,平原区占54%。风景名胜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由服务区、补天园、补天湖、娲皇宫和补天谷五个园区组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 “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祀奉人类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为当地的庙会,女娲祭典之日。是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是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1996年娲皇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1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娲皇宫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府古城永年广府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45华里滏阳河畔的永年洼里,距离县政府驻地临洺关25公里,因历史上曾为广平府治所,故称广府,自古人称北方小江南,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隋末夏王窦建德和汉中王刘黑闼曾在此建都,以后为历代王朝的郡、州、府、县治所。这里有气势宏伟、古朴沧桑的古城墙;有端庄秀丽、结构独特的弘济桥,号称赵州桥的“姊妹桥”;有历经风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布局合理、建造考究的西八闸――现仍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明代水利设施;有建于隋唐时期、用于战略防御的藏兵洞等。现存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12米、宽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广府古城还是一座水城,周围是万亩洼地和一望无际的芦苇,四面环水,具有北方罕见的秀美水乡风光。围绕古城的是一条顺畅贯通的护城河,护城河外是面积达4.6万亩的永年洼,地势北高南低,水能自流,洼淀常年积水,历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产养殖场。永年洼老潭淀区和护城河等深水水域将实施鲫鱼、河虾、河蟹人工增殖放流,在洼淀浅水区栽培芦苇、莲藕、芡实等水生植物,广府古城将再现“水中城”的美景。这里还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是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的名城,这些特点更是其他古城无法比拟的。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成语文化2005年10月26日,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负荆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予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后世据此典故提炼出成语“负荆请罪”。该成语意思是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在句中一般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邯郸学步最早处处: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战国时燕国都城,在今河北省北部)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庄子·秋水》)成语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完璧归赵”。该成语一般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