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先生PPT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原名徐懋恂,又名立华,字师陶,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毛泽东的老师。出生于...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原名徐懋恂,又名立华,字师陶,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毛泽东的老师。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1905年入读东京弘文学院。1908年9月,入读法国巴黎蒙达尼公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4年回国后,任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第二年,与李富春、李维汉等发起组织革命团体“健学会”,1917年在湖南任教时创办《法言》杂志。1919年去北京,在北京大学任教。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徐特立是“延安五老”之一,其他四位分别是: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这五位老同志德高望重,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他们兢兢业业、不畏艰险,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建国后他们继续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倾注大量心血,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长经历徐特立出身于封建家庭。六岁起入塾读四书、五经,先后读了八年私塾。九岁时伯祖父的藏书楼和自修室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他如饥似渴地吸取各种知识。十二岁时因家道中落而辍学。教育理念徐特立主张“有道德、有头脑、有方法”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不仅要注重德育,还要注重智育和体育。他主张“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强调学生应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此外,他还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革命贡献徐特立在革命时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领导湖南农民运动和参与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外,他还为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个人品格徐特立有着高尚的个人品格。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风范。他热爱人民、关心群众,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总结评价徐特立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革命精神和个人品格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他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伟大人物。徐特立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经历了清朝和民国两个年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并被撤销一切职务。然而,他没有怨言,忍辱负重,仍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继续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徐特立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