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学习心得交流研讨材料PPT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后,不仅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下面我们就来把新旧课标做一下对比,看看两者有何不同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以及梳理与探究1)识字的要求1-2年级,需要认识1600个常用字,其中800个左右会写,需要重点掌握的,有300个左右,新旧课标变化不大。在新版中,对于汉语书写的要求,排到了拼音学习之后,但要求和标准并未降低。另外,到了3-6年级,新课标还要求,每周要安排一节书法课,这么看,识字、拼音和写字,依然是语文的重点。2)原来的“阅读”调整为“阅读与鉴赏”这部分变化也不大,在1-2年级阶段,要求孩子能达到5万字的阅读量,另外增加了整本书阅读和复述阅读内容的要求。3)之前的“写话”和“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这部分里,把口语表达的要求排序在“写话”之前,可见对于孩子的口语表达和复述能力的重视。4)“综合性学习”更名为“梳理与探究”在这个部分,首次提出了”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关系”,以及“感知汉字与生活联系”的要求,可见对于孩子的“识”字要求更高了,要充分理解字形字义甚至字的演变,学以致用。1) 更新了课内外的读物建议对推荐读物有了一些删减,并且把科普科幻作品单拉了出来,结合刚才说的,“信息科技”成为单独的一门科目,可见科技强国的口号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决心。2) 课程实施中还强调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清晰明确地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在最后去年“双减”政策刚落地时,很多民间解读都在讨论“幼小衔接不让提了”,其实可能是有理解偏差的,这次无论是在正式文件还是答记者问,都强调了要加强学段衔接:一是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二是关注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三是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答记者问也就是说,尤其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稍微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增加游戏化的课程设计,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这也和双减的大基调是一致的,把幼小衔接的压力,更多的从家庭教育转移到学校教育,也是希望能给我们家长减减负。而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全面发展,体育、信息技术和科学地位提升,而健康的身体、对新技术的热情和出色的动手能力,也是娃面向未来的基础。课程方案里,第一条培养目标,写了9个字: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说真的,一眼看去平平无奇,但真的要做到,却非常不易,也是现在很多困局中所缺少的。但不管课标怎么改,归根结底,教育的初心,都是要培养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