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故事PPT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我们通过重温这些红船故事,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我们通过重温这些红船故事,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故事:“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先驱们乘着红船从烟雨楼出发,挺进激流奔涌的急流险滩,扬帆远航。一百年来,我们党用奋斗、牺牲和成就赢得了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真诚、热血、实干,用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信仰、信念、信心,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才走出了这风华正茂的百年路。”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重温这些红船故事,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深远的启迪。奋斗:红船故事的永恒主题“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持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中,奋斗的道路充满艰辛和磨难。中国共产党先驱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砍头只当风吹帽!”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血腥屠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凛然不惧,坚持斗争。“天上的北斗七星亮了又暗了,暗了又亮了,林中的夜雾浓了又淡了,淡了又浓了。”中共一大代表张思德牺牲时年仅29岁,他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明天就要被杀头,死也罢,不死的也罢,都要坦然面对”,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在刑场上的豪迈令敌人胆寒。“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6月18日,方志敏在南昌市百花洲从容就义。他展示的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与钢铁般的意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砍头只当风吹帽!”这是何叔衡的豪言壮语。“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吉鸿昌的视死如归。“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的忠诚信念。“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是秋瑾的英勇壮志。他们用信仰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奉献:红船故事的崇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铭刻着人民的烙印。中国共产党先驱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我愿加入儿童团与苏维埃政府携手去努力完成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的使命——土地革命战争。”这是少共国际师师长吴光伟写给毛泽东的请战信。年仅22岁的她牺牲在抗击日军的战场上。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白匪来了你报信,我掩护你;你打枪把敌人引来,我掩护你。”这是苏区青年干部张思远的豪迈誓言。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人民的忠诚。“你今天扫的地比你昨天扫得干净一些”,这是苏区“十佳公仆”谢昌宝常说的一句话。他任裁判员时总是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位运动员。“他是把衣裤脱给我们穿自己则赤着膊子去拉纤的白区小干部。”这是被救群众对刘启耀的评价。他任公略县糟热区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时为了给苏区筹集经费竟将写着“没收官僚资本”等口号的自家的布告背到区里散发……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要知道,亲爱的大叔大伯们!你们种的土地是我们人民的了牺牲:红船故事的感人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先后有2100多万名党员、8000多万名共青团员英勇牺牲。“我愿做一个平凡的铺路石子,让年轻一代踏在我的身上,踩着我的肩膀,去迎接新中国的曙光。”这是1931年9月18日,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牺牲前给儿子的信中写下的一段话。何叔衡牺牲时年仅37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信念却永远不会消逝。“砍头只当风吹帽!”面对敌人的屠刀,中共一大代表张思德从容淡定,留下这句让敌人胆寒、让后人敬仰的话。“白匪来了你报信,我掩护你;你打枪把敌人引来,我掩护你。”这是苏区青年干部张思远的豪迈誓言。张思远牺牲时年仅25岁。他用生命诠释了对人民的忠诚。“今天,我给你们全家扫地、挑水、劈柴。今后,党和人民需要我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苏区干部刘启耀对被救群众的承诺。刘启耀牺牲时年仅29岁。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人民的承诺……他们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奋斗有我”的责任感,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人民的心坎上。他们用“拼将十万头颅血”的牺牲精神,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高度。忠诚:红船故事的永恒誓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百年来,正是凭着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才经受住各种困难挫折、风险挑战,始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拼搏,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们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被捕时,可以慷慨就义;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可以毫无畏惧地冲锋陷阵;现在离开工作岗位了,仍然要坚持共产党人的气节,要经得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我们决不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好处,要教育好子女为人民服务。”这是老红军战士董必武1964年写给儿子董良羽的信。信中讲的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是共产党员,我能够为党、为人民做些事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的光荣。”这是老八路刘先志对家人的嘱托。刘先志在抗日战争中失去了左眼,但他始终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永不叛党。”这是共产党员入党时的誓言。无论是“长征精神”还是“西柏坡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精神”还是“载人航天精神”,无论是“抗疫精神”还是“脱贫攻坚精神”,都彰显着共产党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从“砍头只当风吹帽”的何叔衡到“头可断、肢可折”的方志敏;从“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的陈潭秋到“砍头只当风吹帽”的吉鸿昌;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董存瑞;从“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焦裕禄;从“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的袁隆平到“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的钱七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赤子情怀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