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延安的故事PPT
《毛泽东在延安》是1993年12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宋柏。《毛泽东在延安》一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哲学等方面分十二个专题介绍了毛泽东...
《毛泽东在延安》是1993年12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宋柏。《毛泽东在延安》一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哲学等方面分十二个专题介绍了毛泽东在延安的著述活动。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资源,要代代传承下去。”传承延安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这些精神和风范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思想言论中,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也贯穿于他们的文章著作之中。因此,学习和研究延安精神,最基本的就是要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的著述及其精神。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的著述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各个方面。在这些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以及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倡调查研究、实践检验和群众路线。例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论原则,强调要以实际出发而不是以书本为依据,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他还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考察等方式来了解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革命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难题。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例如,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模式,就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创新和发展;他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例如,毛泽东提出了“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他还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的工作方针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这些思想和方针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推动文化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例如,毛泽东提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化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他还大力倡导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化普及工作。这些思想和方针对于我们今天加强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总之,《毛泽东在延安》一书是一部全面反映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著述活动的书籍。通过学习和研究这本书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路线、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