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生平介绍及成就PPT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早年经历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市),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袁隆平的祖父袁思齐是当地的园艺工人,善于嫁接果树;父亲袁兴隆则善于选择优良的稻种。这种对农作物和园艺的热爱也传给了袁隆平。教育经历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职业生涯1971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86年,袁隆平提出“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理论和设想。1995年,袁隆平开发出第一代“超级杂交稻”。退休及晚年生活2000年,袁隆平开始致力于“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4年,袁隆平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袁隆平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袁隆平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袁隆平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袁隆平获得沃尔沃农业奖。2015年,袁隆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7年,袁隆平被选为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轮值主席。2018年,袁隆平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和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袁隆平被选为中国杂交水稻学会名誉理事长。同年获得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4日上午,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6月7日,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210799号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 6月18日上午,“袁隆平星”交接仪式在长沙举行。 6月19日,“袁隆平星”命名发布会在紫金山天文台举行。7月4日,《奇迹的种子: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7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消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7月12日,“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科技兴农”纪念邮票在长沙首发。8月24日,“天下粮仓”品牌农产品对接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袁隆平大米、梦圆系列富硒大米等亮相对接会。8月31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铜像在三亚落成。9月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等人荣获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颁发的第二届“海洋人物”荣誉称号。9月29日,《功勋·袁隆平》收官播出。 10月,《我和我的祖国》上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人亮相电影中的《回归时刻》。 11月15日下午,《三亚·星光盛典》大型电视纪录片摄制启动仪式在三亚国际水稻交易中心举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亚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等单位合作开展摄制工作,《三亚·星光盛典》将讲述三亚成功实践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