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收款PPT
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该结算方式在国内外贸易中广泛应用,适应了买方市场形势的需要,能及时结清债权、债务,避免资金占用,又很安...
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该结算方式在国内外贸易中广泛应用,适应了买方市场形势的需要,能及时结清债权、债务,避免资金占用,又很安全。委托收款概述委托收款是收款人通过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它具有使用范围广、灵活、简便等特点。该结算方式不仅同城各种单位和个人之间的一切商品交易、劳务供应、资金调拨、有价证券交易以及其他除了现金之外的结算都可以广泛地使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进行,而且对公、对私业务都可以使用。委托收款的基本规定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下列事项表明“委托收款”的字样;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委托收款凭据名称及附寄单证张数;委托日期;收款人签章委托收款的记载事项与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记载事项相同都必须如实填写清楚,并在“委托收款凭证”的“备注”栏内注明所附凭据的名称及张数。如果欠缺记载或记载不清的,银行不予受理银行办理委托收款向收款人收取款项时,必须向被委托人发出委托收款的通知。发出通知的方法:同城结算,可以使用“邮寄”或“电报”;异地结算,可以使用“电报”收款人持“委托收款凭证”和有关的债务证明直接向付款人收取款项或者由付款人向银行提交“委托收款凭证”和有关的债务证明并授权银行直接划拨款项银行在收到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和有关的债务证明并审查无误后,即可接受委托,办理划款。如果付款人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日内没有通知银行付款,而且收不到银行的划款通知时,银行即视同同意付款,将款项主动支付给收款人如果付款人审查有关单证后认为所列事项不符或需要补充证明的,应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日内向银行提出书面异议。银行经审查同意后通知收款人修改或补充证明事项。如果付款人未提出异议的,则视同同意按照“委托收款凭证”所列内容办理结算如果收、付款双方在同城则由收、付款双方直接办理;如果收、付款双方不在同一城市(地区)时,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在异地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可通过“委托收款”结算“委托收款”的金额计息和收费办法与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相同如果发生付款人在接到通知后15天内仍未予付款则视同拒绝付款。如果发生拒绝付款或因“无款支付”、“透支支付”等原因而无法支付时,其责任都在付款人收费问题按各行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但企业托收和托收承付均不得向对方收取现付费用如果在同城范围内办理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结算因同一票据交换区内的各代理行划款时间上的差异而造成的划款在途利息支出,由最后受理付款的行承担如果超过托收金额起点或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提示而未签章的托收承付凭证或未经背书的委托收款凭证无效银行不予受理如果企业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由于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所发生的债务纠纷或资金多余等事项应通过协商及时解决如果是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借贷资金所发生的债务纠纷应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如果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代销产品等而产生的资金拖欠可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还款协议书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清理债务纠纷如果企业以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方式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购销商品等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应在购销合同中约定预收、预付货款或合同结余数及收取和支付货款的结算帐户另行签订购销合同附件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清理债务纠纷如果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延期发货等而多收的货款应作为代销收入入帐并单独设置代销收入帐户进行核算;如果企业以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方式销售商品而多收的货款也应记入代销收入帐户内核算如果企业以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而应收购货方拒付货款且理由正当的应在收到拒付理由书的次日起60日内将代销收入帐户内的款项如数转回并改为销售处理如果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提供劳务而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应在劳务合同中明确预收、预付劳务费用或合同结余数及收取和支付劳务费用的结算帐户另行签订劳务合同附件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清理债务纠纷如果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提供劳务而多收的劳务费用应作为提供劳务收入入帐并单独设置提供劳务收入帐户进行核算如果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债务纠纷应通过协商及时解决如果企业以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应在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中约定预收、预付货款或合同结余数及收取和支付货款或劳务费用的结算帐户另行签订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附件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清理债务纠纷如果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购销或提供劳务等而签订了合同但合同没有附结算帐户的应将合同附在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的结算凭证后面作为附件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清理债务纠纷如果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购销或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债务纠纷经过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双方应将协商情况记录在有关业务记录内并要求在协商期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期满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双方应将有关业务记录提交给各自的开户银行进行调解由开户银行视具体情况进行调解或提交给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进行调解如果经过协商和调解仍不能解决争议时任何一方均可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