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经典诵读PPT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古老的兵书之一。它由春秋时期的孙武所著,包含了他对战争和策略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以下是对《孙子兵...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古老的兵书之一。它由春秋时期的孙武所著,包含了他对战争和策略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以下是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经典篇章的诵读。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考察和研究。因此,要以五个方面的情况为基础,通过计算比较,以寻求对敌我双方情况的认识。这五个方面是:道、天、地、将、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就可以使民众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不会惧怕危险。所谓天,是指阴阳、寒暑、时季等天候状况。所谓地,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信实、仁爱、勇敢和严明等素质。所谓法,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将帅的指挥权限和后勤保障制度等。对于这五个方面,将帅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取得胜利,否则就不能取胜。作战篇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译文孙子说:治理大军如同治理小部队一样简单,是由于有合理的组织编制;指挥大军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容易,是由于军纪严明;统率三军临敌作战能确保胜利不败,是由于出奇制敌和灵活变换作战方法;兵力所到之处能以少胜多,是由于采用迂回包围的策略。谋攻篇原文孙子曰:凡谋攻之事,则无不胜矣。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而攻则不足。此定理也。译文孙子说:只要经过认真筹划后去进攻敌人就都能取胜的。过去善于用兵打仗的人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到来;使自己不可能被战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够创造自己不被战胜的条件而不能使敌人被战胜的必然性一定得到实现;取胜的可能条件是可以预知的但取胜的必然性却无法预知;不能被战胜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能否战胜敌人却在于敌人是否有机可乘。所以善于防守的一方能够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有利地位而善于进攻的一方只能使敌人处于可能被我战胜的不利地位;防守在于利用地形使自己的力量不受损失而进攻却只能依靠控制自己的行动自由权来取得胜利。这就是一般规律。形篇原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译文孙子说:过去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的主动权在于自己,而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战胜。势篇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译文孙子说:治理大军如同治理小部队一样简单,是由于有合理的组织编制;指挥大军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容易,是由于军纪严明;统率三军临敌作战能确保胜利不败,是由于出奇制敌和灵活变换作战方法;兵力所到之处能以少胜多,是由于采用迂回包围的策略。虚实篇原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译文孙子说:凡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一方就主动安逸,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一方就疲劳被动。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军争篇原文孙子曰:凡军争为不得已,必先知交,远权轻近重。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军争之法也。译文孙子说:在作战指挥中,进行军争行动是出于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决策。因此,必须首先了解地形条件,正确选择道路,并从整体上权衡利害得失,夺取对作战有利的先机之利。集中兵力,使敌分散,诱使敌人与我交战,乘机迎击敌人。九变篇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译文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召集民众组建军队,出征后遇到山林险阻、沼泽水洼等难以通行的“圮地”,切勿驻扎;在几国交界、四通八达的“衢地”,则注意结交邻国诸侯;在难以生存的地区千万不可停留;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设法避免,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的敌军可以不去阻击,有些城池可以不去攻占,有的地域可以不去争夺,甚至君主的某些不合理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行军篇原文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过涉水半渡时先攻击者胜。此兵法之常识也。地形篇原文孙子曰: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译文孙子说:凡遇到有断崖、深谷、地网、地沟、地陷、地隙之地,我军一定要迅速离开,不可靠近。我们要远离这些地形,而让敌人靠近它;我们要面向这些地形,而让敌人背靠着它。九地篇原文孙子曰: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利;可以少胜众、弱胜强者,唯道也。译文孙子说:凡率军进入敌国境内作战,如果是深入敌境,我军上下就会专心一致,拼死战斗;如果是浅近敌境作战,我军就会心志不坚而容易溃散。凡是越过别国国境进行作战的地区,就叫做绝地;从这里进入敌人国境的关口狭隘,从这里退回本国的道路迂远。敌人地广人寡,我军就可以集中兵力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由于作战地区对敌我双方利害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有利作战条件。火攻篇原文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译文孙子说:火攻的方法有五种:一是火烧敌军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粮草,三是焚烧敌军辎重,四是焚烧敌军仓库,五是火烧敌军运输工具。用间篇原文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译文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举国内外因作战而再三动员、在路途上疲惫不堪地奔波,不能正常地从事自己的家务劳动的人数达七十万家之多。将帅们正苦于应付敌人对峙的局面而打持久战,因此而耗费了大量钱财;而国君也急切地催促作战。有些将帅就是因为吝啬爵禄和金钱不使用间谍,以致不能了解敌人情况而遭受失败,这是不仁义到了极点!这样的将帅是不配作国君的辅佐,不算是国家的辅佐;不能取胜的战争也不是胜利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