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介绍及典型案例分享PPT
民法典介绍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国第一部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它共分7编1260条,包括总则、...
民法典介绍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国第一部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它共分7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等内容。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民法典的编纂充分吸收多年来民事司法审判的经验。在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最终,民法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立场,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民法典典型案例分享案例一: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纠纷小明是一名12岁的未成年人,他在某直播平台上观看直播时,通过平台购买了价值数万元的虚拟礼物送给主播。事后,小明的父母发现这一情况,认为平台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导致小明消费行为无效,要求平台返还购买虚拟礼物的款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小明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虚拟礼物的行为无效,平台应当返还购买款项。案例二:高空抛物纠纷某小区内,居民张某从家中高空抛下一把菜刀,将路过的李某砸伤。李某随即报警并就医。张某的行为被认定为高空抛物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因此,张某作为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由于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其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也应当给予李某一定的补偿。案例三:离婚冷静期纠纷王某和李某因感情不和决定离婚。在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时,工作人员告知他们需要经过一个冷静期。冷静期结束后,如果双方仍然决定离婚,那么才能领取离婚证。王某和李某在冷静期内发生争执并分居,冷静期结束后他们仍然决定离婚。但在领取离婚证时却发现他们的结婚证遗失了。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协议离婚需要经过一个冷静期。冷静期结束后如果双方仍然决定离婚的,那么可以领取离婚证。同时规定了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未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因此王某和李某是可以领取离婚证的。同时如果王某有证据证明李某在结婚登记前没有如实告知患有重大疾病的话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