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三个差异PPT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进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基础;奋进实现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全面保障;加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浸润在各民族血脉中,凝聚着我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精神状态和共同价值追求。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凝聚中国的56个民族,实现民族平等、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三个差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三个差异,即尊重差异、理解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承认和保护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多样性。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积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理解差异,就是要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认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强对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不同民族的理解和认同。包容差异,就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偏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三个认同,即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要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支持。文化认同,就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国家认同,就是要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对国家的忠诚度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