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我的家乡ppt—沙县PPT
历史沿革沙县,古名沙阳,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生态县。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闽越先民繁衍生息。西晋永嘉年间,...
历史沿革沙县,古名沙阳,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生态县。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闽越先民繁衍生息。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部分汉人入闽南,置一县于沙源地,名沙村县,是沙县的雏形。自唐初析闽县、侯官、福唐三县各一部分置县之后,至唐、宋间,沙溪沿岸兴起了青州、南乡、甘乳、归化诸城堡,此时尚称沙村县。沙县历史上曾隶属延平、建州、剑州、汀州、邵武。明景泰三年(1452年),朝廷因“县治学宫生祠侧后山有石屹立如旗鼓之状,有王气”,改名为沙阳。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为避讳曾御赐县名“旌忠”之嫌,又以县城东溪流多沙而改名为沙县。地理环境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位于南平和三明市之间,全境面积2812平方公里。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行政区划截至2023年,沙县辖2街道6镇4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沙县区常住人口250694人。经济发展沙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萝卜岩楠木种源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楠木为对象的保护区。沙县小吃,全国闻名,获得“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等称号。2022年,沙县区地区生产总值311.08亿元。文化教育截至2023年7月,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49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级中学3所(其中民办1所),完全中学1所(民办),初级中学12所(其中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6所(其中民办4所),小学80所(其中民办2所),另有教学点34个。全区有幼儿园135所(其中民办99所),在园幼儿15479人。全区有省示范园1所,省标准园76所;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15所;省农村学校示范校7所;省重点职校1所;省级平安校园35所。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7%,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99.89%,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97.35%。全区专任教师总数370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数1874人,初中专任教师数1084人)。地方特产沙县小吃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而著称,成为福建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沙县小吃不但流行于三明市各县(市、区),而且在南平、福州、厦门也可常常遇到挂着“沙县小吃”字样的食店,甚至北至北京、南至深圳,以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也有众多分店。“沙县小吃”主要有拌面、扁食、炖罐和小吃汤类等,其中以扁食和拌面最为著名。进入新的时代,沙县积极转型升级小吃产业,推进“沙县小吃”向“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到2019年为止已在本地和全国各地以及海外7个国家拥有超过8万家门店的沙县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