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陌生人走大班活动教案PPT
大班社会:不跟陌生人走活动目标: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活动准备:有关的图片四张小红花若干活动过程:故事《小梅和...
大班社会:不跟陌生人走活动目标: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活动准备:有关的图片四张小红花若干活动过程:故事《小梅和陌生人》教师讲述故事《小梅和陌生人》一天放学,小梅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叔叔。陌生叔叔对小梅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他今天有事,让我来接你回家。小梅和这位陌生的叔叔说了几句话,便跟他上路了……提问小梅跟着陌生人走了么?她为什么跟着陌生人走了呢?她能相信陌生人的话么?教师小结小梅不应该跟陌生人走,因为她并不了解那位陌生人观看图片,判断对错。出示图片一一位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屋,对妈妈说:“我是你家的邻居,你家没人,我有钥匙,可以和你一起照顾孩子。”妈妈想了想,就答应了。陌生人就坐在沙发上,还给妈妈倒了一杯水。(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应该怎么做?)出示图片二天黑了,小红一个人在外面玩,一位陌生的叔叔对小红说:“小朋友,天黑了,我送你回家吧。”小红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叔叔走了。半路上,小红发现不是回家的路。陌生人说:“离你爸爸的公司近,可以去那里。”后来,陌生人不怀好意地将小红带到了公安局。公安人员对小红进行了教育。(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不能跟着陌生人的走?应该怎么做?)出示图片三陌生人拿出玩具和巧克力,对小明说:“我有玩具和巧克力,我带你出去玩。”小明接过陌生人的玩具和巧克力,跟着陌生人走了。(让幼儿说一说: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么做?)出示图片四幼儿园放学了,陌生人帮助幼儿背书包,领幼儿上车。(让幼儿说一说:陌生人对你好的时候,能不能跟他走?应该怎么做?)教师小结遇见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如果陌生人给你东西吃,你要拒绝;陌生人对你好或者要送你回家等,你要告诉爸爸妈妈;遇见警察时要跑向他告警。在家长来接你时,要和老师、家长一起走,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与幼儿一起讨论“和陌生人相处的办法”。提问如果在超市里与爸爸、妈妈走散了,你会怎么做?在公共场所与爸爸妈妈走散了,你会选择什么方法?你与爸爸、妈妈逛商场时,如果被人群拥挤着带走了,会有什么感受?应怎样做?老师小结如果遇见这样的事情不要惊慌、害怕,要尽力想办法与亲人联系。在找不到亲人时,要找到警察或其他熟悉的大人帮忙打爸爸妈妈的电话;或找银行工作人员帮忙打电话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或到商场总台广播帮忙寻找亲人。不要觉得跟自己说话的人就是好人,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如果陌生人给你东西吃,你不能接受。遇见警察时跑向警察告警等。使自己学会自我保护游戏《判断对错》教师出示图片上的问题,每组请一名幼儿回答并粘贴小红花。(答案附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判断进行小结。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要求幼儿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父母姓名及工作单位等简单的信息内容。教育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等东西。外出时与老师、家长拉手行走。不离开集体或家长视线范围之外。进行防火、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乘坐陌生人的车等。遇见警察知道是坏人;遇见突发事情知道打110;遇见火灾知道打119等。家长来接自己时要有秩序并与老师、家长核实信息后方可离开教室等。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附幼儿答案及判断:图一:不应该给陌生人开门。因为幼儿并不了解那位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他是坏人,就会有危险。图二:不应该跟着陌生人走。因为幼儿并不了解那位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他是坏人,就会有危险。图三: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因为幼儿并不了解那位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他是坏人,就会有危险。图四:幼儿园放学了,如果有陌生人来接你时,应该这样做:首先要和老师、家长讲清楚情况后才能跟着陌生人走;或者按照家长、老师讲好的,以下是继续的内容:游戏《智斗陌生人》教师提出游戏要求(1)要求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经验,制定一份“与陌生人相处”的安全计划,内容包括:如果遇到陌生人和你说话,你应该怎样做;如果陌生人要领你回家,你应该怎样做;如果陌生人给你东西吃,你应该怎样做等。(2)请幼儿扮演“陌生人”,教师扮演幼儿,进行“智斗陌生人”的游戏教师总结游戏情况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教师总结活动情况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图片、玩游戏等方式,使幼儿知道了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并且让幼儿学会了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师也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警惕性,让孩子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避免上当受骗。活动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陌生人”,练习和“陌生人”说话的技巧,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以社会领域中“社会适应”的主题为切入点,通过看图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也注意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