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行政复议法PPT
行政复议法的概述行政复议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复议活动的法律,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该法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行政复议法的概述行政复议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复议活动的法律,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该法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最新版本为2017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共七章,包括总则、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受理、行政复议决定、法律责任和附则。该法适用于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申请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依法向该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申请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申请人必须是原具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一般为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应当符合法律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有管辖权在申请行政复议时,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行政复议申请书包括申请人基本情况、被申请人、复议请求、事实和理由等申请人身份证明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据材料如相关文书、现场检查记录、鉴定结论等行政复议的受理行政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并依法决定是否受理。如果行政机关决定受理申请,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复,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果行政机关决定不受理申请,应当在不予受理决定书中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决定行政复议决定是行政复议的关键环节,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最终方式。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维持、撤销、变更或者责令履行职责等决定。如果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复议机关可以作出责令履行职责的决定。如果行政复议机关认为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情形,可以作出以下一项或者多项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纠正该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关工作人员作出行政处分如果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申请人不得重复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诉讼。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如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如果行政机关拒绝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或者阻挠他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者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等,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如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可能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责任。附则本法所称“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影响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命令处罚强制执行许可撤销确认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本法所称“利害关系人”,是指因具体行政行为而受到损害或者可能受到损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本法所称“被申请人”,是指原具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本法所称“作出决定的日期”,是指作出最终决定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