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锁骨下动脉综合征PPT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指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的椎动脉起始处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患侧椎动脉血液逆...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指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的椎动脉起始处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患侧椎动脉血液逆流,造成椎-基动脉缺血性中风。病因病因大多为动脉粥样硬化也可为纤维肌性发育异常,少数为创伤、手术或医源性损伤所致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病理病理改变患侧锁骨下动脉明显狭窄或闭塞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多较局限,常不累及胸主动脉。偶尔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阻塞无名动脉或左颈总动脉,引起SSS椎动脉盗血综合征即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近心端因严重狭窄或闭塞椎动脉的血流反流至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同时出现患侧上肢和后脑缺血症状诊断临床表现(1)症状患侧上肢活动后易疲劳、无力及感觉沉重感;少数病例因锁骨下动脉窃血而致脑缺血症状,表现为阵发性晕厥和(或)跌倒;一过性语言障碍及共济失调等;少数伴有耳鸣。患侧上肢血压低于健侧10~20mmHg以上,有时则相差60~90mmHg甚至更多。两上肢收缩压相差>20mmHg者,应疑及本征。(2)体征: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患肢皮温较低;部分病人年幼时即有患肢苍白无力、消瘦等检查(1)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可直接探及患肢肱动脉、桡动脉及尺动脉的血流情况。当患侧上肢血压降低时,可见患肢肱动脉、桡动脉及尺动脉血流方向异常,即由离心方向转至向心方向,其反流时间延长。若患侧锁骨下动脉明显狭窄或闭塞时,可见患侧椎动脉反流速度加快。(2)X线检查:部分病人选择性椎动脉造影显示患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明显狭窄或阻塞,造影剂通过呈细流样或逆流现象。X线平片仅能提示某些间接征象,如肋骨下缘的钙化可能为血管钙化斑块。(3)CT血管成像(CTA):CTA能清楚地显示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和第二段斑块及狭窄程度,特别是对右位病变及血管变异有较大价值。(4)MRI血管成像:MRI可显示锁骨下动脉近端至远端的血管形态变化及血流信号变化。MRI可较准确反映血管腔狭窄程度。其优点是无创、易重复、无辐射损伤。本方法对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性除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关外,还与设备条件有一定关系。(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SA可清楚地显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100%。DSA是目前诊断本病的金标准鉴别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如高位右位左颈总动脉合并左侧椎动脉缺如患者上肢血压低或测不到、而右侧血压正常并伴有脑供血不足或眼视野缺损等相应症状时高度怀疑SSS同时必须排除引起锁骨下动脉盗血的各种原因。此时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可确诊引起患侧上肢血压降低的其他疾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等均须与SSS鉴别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多有全身低热、乏力等表现,且常伴有主动脉弓综合征;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患者除患侧上肢血压降低外还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头晕、记忆力下降等。两者鉴别可行主动脉造影或CTA检查以明确诊断引起脑供血不足的其他疾病如椎-基底动脉硬化症、颈椎病等需与SSS鉴别椎-基底动脉硬化症患者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眩晕、共济失调等但无患侧上肢血压低于健侧的证据;颈椎病患者有颈部疼痛伴眩晕、恶心、呕吐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但患侧上肢血压正常。对以上鉴别困难者可进行主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五、治疗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一般用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如血管扩张剂、罂粟碱、妥拉唑啉等,以及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肝素等。(2)介入治疗:对于轻度狭窄的病人,可以用球囊扩张血管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中度狭窄的病人,可以用支架植入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当患侧上肢收缩压与健侧相差超过20mmHg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当症状明显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当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狭窄超过50%时,应考虑手术治疗。(2)手术方法:手术方法包括动脉内膜剥脱术、动脉搭桥术和自体静脉移植术等。其中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好、术后恢复快预防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注意饮食健康,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降低血脂等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定期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定期体检对于有家族史、高龄、肥胖、吸烟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保持心情舒畅,缓解压力,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