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森PPT
阿伦森(Aronson, 1966, 1980, 1988)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化努力,使社会心理学进入科学心理学之列,推动了社...
阿伦森(Aronson, 1966, 1980, 1988)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化努力,使社会心理学进入科学心理学之列,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阿伦森的理论体系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运用这一理论对人们的合作、竞争、冲突、亲社会行为、群体过程、领导行为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阿伦森的四种社会性需要阿伦森提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追求的四种社会性需要包括:获得他人认同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接受,而反对被冷落或排斥寻求有利评价人们希望被他人评价为有能力、有才干、有成就的人,而讨厌被评价为无能的人追求一致人们都希望自己与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即“随大流”追求真实人们希望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是真实的,不被别人认为是虚伪的这四种需要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强调某种需要而非全部。当四种需要均能满足时,会产生最佳的社会性效果。反之,当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或遭到拒绝时,就会引起动机的减弱。阿伦森以这种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合作与竞争的研究社会性惰化阿伦森的竞争性合作研究表明,尽管竞争会妨碍任务的完成,但竞争性情境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这一现象被称为“社会性惰化”。当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他们担心自己努力的结果会被其他人抢走。因此,尽管他们可能对任务的完成有所贡献,但他们的努力程度会低于独立工作时的水平。然而,当他们的努力被认可时,他们就会感到更加愉快和满足,这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社会比较理论阿伦森的社会比较理论(Aronson, 1978)提出,当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中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时,他们会将他人与自己作比较(向下比较),以了解自己的相对地位。当人们认为自己处于平均水平以上时,他们会有成就感;反之,当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时,则会产生挫折感。这种自我评价的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追求的四种社会性需要之一。印象整饰研究阿伦森的印象整饰理论(Aronson, 1969)认为,人们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一理论对印象整饰、人际互动和人际沟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人们会根据情境的要求和目标受众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例如,当人们希望被评价为能力强的人时,他们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而当他们希望被评价为诚实的人时,他们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行为来传达这种信息。亲社会行为研究阿伦森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可以增加他人对自己的喜爱和认同程度(Aronson, 1972)。这一发现对于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阿伦森还研究了如何通过教育、训练和干预来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Aronson & Akert, 2004)。群体过程研究阿伦森对群体过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Aronson & Aronson, 2005)。他研究了群体动力、群体决策、群体冲突和群体凝聚力等方面的因素,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例如,他的研究表明,群体决策通常比个体决策更准确、更有效;同时,群体冲突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来解决。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群体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领导行为研究阿伦森也对领导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Aronson, 1980)。他的研究表明,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他们应该对工作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其次,他们应该给予员工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再次,他们应该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最后,他们应该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培养优秀的领导者以及提高组织绩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阿伦森的研究不仅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实验心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Aronson, 1967)。他的实验研究方法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实验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例如,他在实验中采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比较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同时,他还使用了多种实验技术来测量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