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庞统PPT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葬于落凤坡。早年经历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人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让庞统坐于树下,与他谈论天下大事。两人从白天一直谈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欣赏,称他是南州士之冠冕,使庞统渐渐为人所知。不久,庞统叔父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三人各有才华名重一时,合称为“卧龙凤雏德操”。建安五年(200年),荆州刺史刘表让庞统担任功曹。庞统似乎对这份工作不感兴趣,在任期间消极怠工,不亲自处理事务,刘备入荆州,三顾茅庐寻访庞统,庞统这才出山相助。投奔刘备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举进攻荆州,派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急追刘备,刘备败退至当阳长坂坡,此时刘备为了寻求庞统的帮助,三次亲自上山拜访庞统,尽管前两次都未能与庞统见面,但他并未放弃。这种诚意和决心最终打动了庞统,使他决定出山相助。庞统以刘备军师中郎将的身份,与诸葛亮共同管理军事谋略。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图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最终接受法正的建议,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而带领庞统、魏延、黄忠、刘封等人进入益州。献计刘备刘备为了寻求庞统的建议,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庞统为刘备分析了益州的形势,并提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认为中计最佳,既得到益州,又保全了信义。于是刘备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却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庞统起身而退。刘备马上又将他召回,对他说:“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庞统说:“君臣俱失。”刘备大笑,酒宴尽欢而散。英年早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迁为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评价庞统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的人物,他的去世对刘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的才华和贡献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对于我们理解三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