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PPT
概述河南豫剧,又称“河南梆子”、“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概述河南豫剧,又称“河南梆子”、“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历史背景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中原地区(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豫剧最早的发源地是河南与山东交界的菏泽地区,然后逐渐向东、向西、向南发展,并吸收了各自流行地区民间艺术的精华,最终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唱腔特点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飞板。豫剧的唱腔属梆子声腔系统,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少数为十三字句。其板式有:慢板(又名头板、大板、正本)、二八板(又名二流、二六)、流水板、飞板(又名非板、紧二八)等。此外,豫剧还兼唱曲牌,大多属于民间小调。表演风格豫剧的表演风格朴实大方,以唱见长,善于在叙事中抒情,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地方特色。其表演程式包括唱、念、做、打,舞则是以手绢、扇子、水袖等为主。豫剧的角色行当由“生旦净末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的结构组成。经典剧目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较为著名的有《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打金枝》、《七郎八虎闯幽州》、《对花枪》、《三哭殿》等。现代戏主要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朝阳沟内传》、《五姑娘》、《红色宣传员》、《刘介梅》、《掩护》、《新条件》、《李天保吊孝》、《三愿意》、《刘墉下南京》、《血染乌纱》、《寻儿记》、《人老心不老》、《清风亭》、《香魂女》、《程婴救孤》、《村官李天成》、《铡刀下的红梅》等。豫剧名家豫剧界涌现出了很多知名的表演艺术家,如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小生赵义庭、须生唐玉成、黑脸李斯忠、丑角牛得草等也各具特色。建国后的豫剧演员李树建、汤玉英、张小香、王清芬、汪荃珍、李金枝、虎美玲、牛淑贤等表演艺术家为豫剧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语河南豫剧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唱腔韵味和丰富的表演形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不仅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戏曲爱好者瞩目的焦点。如今,豫剧仍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色彩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