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介绍PPT
白求恩(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
白求恩(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11月12日凌晨逝世。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早年经历白求恩于1890年3月4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白求恩自幼勇敢,爱冒险。他游过冰冷的水流,落过水,冬季在冰上走过,还攀登过落基山脉的岩石。他从小就热爱学习。六七岁的时候,他就主动学习解剖甲虫、青蛙和小鸟。1916年白求恩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后在麦吉尔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历史,获硕士学位。白求恩自幼酷爱野营、探险和捕鱼等户外活动,他从小就热爱学习,非常善于钻研。白求恩曾经表示,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去工作,首先去解放那些受压迫的人民。来华经历1. 奔赴中国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区工作。1938年1月2日,他带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从温哥华乘海轮前往中国。3月31日,率领的医疗队抵达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2. 工作经历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3月,成立以白求恩为首的东江纵队医疗队,在白马庙创办了“模范伤兵医院”,为伤员实施“刮骨疗毒”手术,救治了大批抗日战士。白求恩同志到达延安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并盛赞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白求恩同志以医疗为战斗,带领医疗队深入抗日根据地开展战地救治,救治了数以千计的抗日军民。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阵地不到60米的地方,在4个小时里,他做了31次手术,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他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受到了聂荣臻同志的赞扬:“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他为了在战地开展手术,研制出了适合战地使用的输血器、手术床、换药盒、简易洗肠器等多种医疗器械;为了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感染,他研究制作了蒸气消毒器;为了解决药品短缺的问题,他研制出多种治疗药品与制剂,如红汞、碘酊、止痛剂、注射器等,并编写了制作和使用方法。他还提出用输血来抢救伤员的科学方法。白求恩同志非常关心群众生活,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战士们的需要,想方设法改善部队的医疗条件。他来到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第一所,看到医院缺少药品和医疗器械,就设法从印度弄到一批药和器械。他看到医生、护士工作很忙,就主动帮他们洗衣、做饭、缝被子,还帮护士打针、为伤员换药、喂药、洗身子、包扎伤口、写病历。在晋察冀的三年多时间里,白求恩同志为军区卫生学校培训了大批医务人员,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白求恩同志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敌人极端鄙视。他以医疗为战斗,深入抗日根据地开展战地救治,挽救了无数抗日战士的生命,培育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白求恩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医术与医德1. 医术精湛白求恩同志在医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不仅在胸外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精通多个医学领域。他不断钻研新的医疗技术,创新手术方法,为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同志深入前线,为伤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他亲自动手,为伤员进行手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毫不退缩。他的医术精湛,深受战士们的爱戴和尊敬。2. 医德高尚白求恩同志不仅在医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医德更是令人敬佩。他始终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他关心患者,体贴患者,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在战争年代,药品和医疗器械都非常紧缺。白求恩同志经常自己动手制作医疗器械和药品,为伤员提供最好的治疗条件。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国际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是国际主义战士的典范。他跨越国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体现了人类共同体的理念,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白求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不仅在中国广为传颂,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奋斗。逝世与纪念1. 逝世1939年10月29日,白求恩同志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2. 纪念为了纪念白求恩同志,中国政府在他的逝世地建立了白求恩纪念馆。同时,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也被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永恒的纪念。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光辉。结语白求恩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国际主义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铭记他的事迹和精神,继承和发扬他的优良传统,为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