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吸入综合征PPT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Neonatal Aspiration Syndrome)是指胎儿或新生儿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吸入胎粪、羊水、胃内容物等异物,引起...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Neonatal Aspiration Syndrome)是指胎儿或新生儿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吸入胎粪、羊水、胃内容物等异物,引起呼吸道阻塞及肺组织化学性炎症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青紫、呼吸衰竭和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和死亡。吸入物的性质、量及吸入深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病因1. 胎粪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发生气道阻塞、肺内炎症和一系列全身症状,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1)发病机制胎粪吸入的发生与胎儿宫内窘迫及产程延长有密切关系。胎儿窘迫时,出现喘气样呼吸,致胎粪进入小气道或肺泡;当胎儿排出胎粪并用力喘气,其中的羊水混有胎粪,被吸入肺内,引起气道阻塞、肺不张、肺动脉高压及缺氧、酸中毒,使肺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形成肺水肿和出血性肺炎。胎粪进入肺内的量、胎粪的排出和吸入的时间,决定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2)高危因素MAS的高危因素包括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盘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产、糖尿病、宫内生长迟缓、多胎妊娠和分娩时发生羊水胎粪污染。MAS的发生率与胎粪污染的程度密切相关,重度胎粪污染时MAS的发生率高达65%,而羊水清亮时MAS的发生率仅为1%。2. 羊水吸入综合征羊水吸入综合征(Amniotic Fluid Aspiration Syndrome)是指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量过多所致,多见于剖宫产儿或产程延长者。羊水吸入对新生儿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是羊水本身对肺泡有刺激和化学性作用,引起化学性肺炎;另一方面,羊水中的胎脂和胎粪可引起机械性阻塞而发生肺炎。3. 乳汁吸入综合征乳汁吸入综合征(Milk Aspiration Syndrome)是指乳汁在吞咽时被吸入呼吸道,引起梗阻性呼吸困难,肺部出现乳汁淤积,可继发化学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主要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吞咽功能障碍的足月小样儿,因吸吮不协调或喂养方法不当所致。临床表现MAS的严重程度与吸入羊水的性质(混有胎粪或被胎粪污染的程度)和量的多少密切相关。临床可将MAS分为轻、中、重三度。1. 轻度患儿症状大多较轻,皮肤、脐带和指甲被胎粪污染。呼吸浅表,鼻翼煽动,三凹征可不明显,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和哮鸣音,也可无异常发现。患儿一般状况较好,无青紫和酸中毒。2. 中度患儿有呼吸困难,青紫,鼻翼煽动,吸气性三凹征,肺部听诊有明显湿啰音,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哮鸣音。患儿有轻度酸中毒,低氧血症。3. 重度患儿生后不久即出现重度呼吸困难、严重青紫和明显酸中毒,肺部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可闻及管状呼吸音。X线检查呈弥漫性肺气肿、肺不张和肺动脉高压征象。严重病例可因呼吸衰竭和严重缺氧而死亡,存活者常遗留持续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检查1. 血气分析可显示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及低氧血症。2.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增高,一般在(20~3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3. 羊水检查吸入胎粪的羊水呈黄绿色或褐色,镜检可见羊水中有胎粪小颗粒、角化上皮、毳毛、胎脂、胎毛、胆固醇结晶等。4. X线检查早期两肺野普遍透亮度减低,呈毛玻璃状,内有散在的斑点状或小片状阴影,部分患儿可有大片阴影。有时可发现肺气肿、肺不张或气胸。随着病情好转,两肺野的透明度逐渐增加,阴影逐渐吸收。诊断MAS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羊水胎粪污染的证据和X线表现。在出现胎粪吸入时,应同时评估有无其他器官受损,如有无胎粪污染引起的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和重要脏器如心脏、肝、肾等的受损情况。鉴别诊断MAS应与湿肺、后鼻孔闭锁、膈疝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1. 湿肺湿肺多见于足月儿或剖宫产儿,症状较轻,生后24小时内出现呼吸加速,但吃奶及哭声均正常。肺部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啰音和哮鸣音,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散在的小点片状阴影、肺纹理增多及肺气肿。一般2~3天症状消失,预后良好。2. 后鼻孔闭锁后鼻孔闭锁患儿常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和青紫,因鼻塞而不能用鼻呼吸,只能用口呼吸或同时伴有吸吮困难,喂食时常从鼻孔反流,X线检查可发现后鼻孔闭锁。3. 膈疝膈疝患儿出生后即可出现持续性呼吸急促、青紫和呼吸困难,吸氧不能缓解,患侧胸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或浊音,X线检查可见膈肌升高,心脏和纵隔移向对侧,肺组织受压。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肺部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细湿啰音,X线检查显示两侧肺野透亮度普遍降低,有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状阴影,其特点为支气管充气征。治疗MAS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预防和控制感染、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等。1. 保暖患儿置于中性温度环境中,保持皮肤温度在36.5℃左右,积极复温。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鼻腔分泌物,有条件者可用吸痰管吸引。体位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3. 吸氧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吸氧方法。轻度缺氧可面罩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中度缺氧可用头罩吸氧,氧流量为2~4L/min;重度缺氧可采用正压给氧或高频通气。吸入氧浓度(FiO2)可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调整,一般维持PaO2在6.65~9.31kPa(50~70mmHg)或SaO2在90%~95%。应避免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以免引起氧中毒。如经上述处理仍不能改善缺氧,应考虑机械通气。4. 预防和控制感染MAS患儿容易发生感染,应注意预防。患儿入院后常规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和C反应蛋白检查,存在感染者,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5. 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患儿入院后即开始置胃管鼻饲,喂奶前先抽吸胃内残留物,观察胃内残留物性质、量,以了解消化道情况,同时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如胃内残留物较多,呈咖啡色或血性,提示消化道出血,应暂停鼻饲,给予止血药。如胃内残留物少,可给予喂奶。喂奶量根据患儿耐受情况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同时静脉补充部分营养液。并发症MAS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钙血症和肺出血等。1. 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是MAS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胎粪中的炎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化学性肺炎,同时胎粪可阻塞小气道导致肺不张,发生肺萎陷,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进一步加重肺萎陷和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易导致呼吸衰竭和持续肺动脉高压。2. 肺动脉高压MAS患儿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形成持续肺动脉高压,可致右向左分流,进一步加重缺氧和酸中毒,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恶化。3. 缺氧缺血性脑病MAS患儿由于严重缺氧和酸中毒,易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激惹、反应低下、嗜睡或昏迷、肌张力增高或减低、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甚至死亡。存活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共济失调和视力、听力障碍等。4. 低血糖MAS患儿由于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糖原分解加速,加上摄入量不足,易导致低血糖。低血糖可加重脑损伤,引起或加重惊厥,影响预后。MAS患儿易发生低钙血症,原因可能与缺氧、酸中毒、摄入不足或钙磷代谢紊乱有关。低钙血症可引起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和呼吸暂停等症状,影响患儿预后。肺出血严重的MAS患儿可发生肺出血,表现为气促、紫绀加重,肺部湿啰音增多,并可有咯血。肺出血可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和缺氧,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预后MAS的预后与吸入胎粪的量和性质、出生时的窒息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和合理等因素有关。轻度MAS患儿预后良好,一般不会留下严重后遗症。重度MAS患儿由于缺氧和酸中毒严重,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存活者常遗留持续肺动脉高压、肺发育不良、神经系统后遗症等。预防MAS的预防关键在于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和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窒息的发生。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妊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糖尿病等。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胎心和羊水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对于胎膜早破的孕妇,应及时终止妊娠,避免胎儿长时间暴露于污染的羊水中。此外,加强新生儿护理和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MAS的并发症,也是提高MAS患儿预后的关键。总结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中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最严重的类型之一。MAS的发生与胎儿宫内窘迫和分娩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有关,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和死亡。因此,加强围生期保健和分娩过程中的监测和处理,及时发现和治疗MAS及其并发症,是提高MAS患儿预后的关键。对于已经发生MAS的患儿,应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预防和控制感染、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等,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