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玉 新媒体艺术家PPT
刘佳玉,新媒体艺术家,1987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信息艺术专业。主要成就刘佳玉在...
刘佳玉,新媒体艺术家,1987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信息艺术专业。主要成就刘佳玉在2014年创建了新媒体艺术团队“Lost高地”,并担任艺术总监。该团队以研究、创作和教学为主,涉及领域包括交互装置、影像、声音和网络艺术等。刘佳玉在2015年获得“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奖”,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多次参加国内外新媒体艺术展览,包括卡塞尔艺术博物馆的“Mapping艺术与公共空间”展、草场地国际艺术村的“跨界展”、旧金山当代美术馆的“诗意互动”展等。她的作品曾被《艺术新闻》、《艺术世界》、《当代艺术》、《时尚芭莎》等杂志报道和转载。主要作品《虚拟狩猎地图》是刘佳玉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装置。参与者可以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中体验到一种全新的狩猎方式,通过移动身体来捕捉随机出现在场景中的猎物,并获得分数和奖励。该作品在2018年获得了“中国数字艺术奖”,并被多个艺术机构和商业场所收藏和展示。《网络拓扑》是刘佳玉的另一件重要作品,它是一种基于网络艺术的影像装置。通过收集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利用算法生成抽象的影像和声音,探索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该作品在2019年被卡塞尔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参加了“Mapping艺术与公共空间”展。《社交距离》是刘佳玉在疫情期间创作的一件具有社会意识的互动装置。该作品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共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数据,将结果转化为一种可视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此探讨社交距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件作品在2020年草场地国际艺术村的“跨界展”中展出,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学术研究刘佳玉在学术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她在研究生期间进行了关于“诗意互动”的研究,探讨了新媒体艺术中技术与诗意表达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在2016年以同名论文发表在《新媒体语言》杂志上,并被多次引用和转载。此外,刘佳玉还参与了多项与新媒体艺术有关的课题研究,包括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的项目“未来媒体:跨界与融合”,以及与英国文化协会合作的“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等。学术背景与合作经历刘佳玉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她在国内外新媒体艺术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她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期间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前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深造,获得了宝贵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经验。与多家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博物馆、画廊以及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新媒体艺术方面的创意和解决方案。担任评委与策展经历刘佳玉凭借其在业界的丰富经验和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多次受邀担任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的评委和策展人。其中包括:中国新媒体艺术年展、上海国际数字艺术双年展、台北数字艺术奖、全球数字创新论坛等。她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新媒体艺术的深刻理解,为推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教育推广与教学经历为推动新媒体艺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刘佳玉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推广活动,并为多所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或研究员。她曾受邀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高校举办讲座,分享创作理念、实践经验和技术前沿。此外,她还参与了多项与新媒体艺术有关的教材编写工作,为培养新一代的创意人才提供有益的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