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PPT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该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创作背景1936年6月,斯诺同志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来到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导人和普通民众,观察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情况,并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这些报道后来汇编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鲜明的政治倾向,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作品思想《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普通百姓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精通他们的语言、生活和心理所构成的奇妙的世界。他洞察每一个已投身或将要投身革命斗争的普通人的思想、情感、意愿、志向和抱负。毛泽东是他们的领袖,他们又是他的战友和同志。《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作品影响《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以其客观详实的报道和生动有力的文笔,成为举世闻名的当时红色中国的“经典性著作”,名重一时,轰动世界。在以后的七十多年中,这部书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在中国,几乎代代青年都会通过这部书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它一直是广大青年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经典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