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治疗便秘PPT
中医治疗便秘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表现为排便困难、便量少、大便干燥等。在中医理论中,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常、气血阴阳不足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便秘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表现为排便困难、便量少、大便干燥等。在中医理论中,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常、气血阴阳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旨在调整身体内部环境,恢复肠胃功能,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一、便秘的中医病因1. 肠胃积热饮食辛辣厚味,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2. 气机郁滞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3. 阴寒积滞外感寒邪,直中肠胃,或过食生冷,寒凝气滞,使肠道传导失常,而成本病。若属久病、产后及老年体衰者,多为阳虚阴盛、寒凝气滞,肠道传送无力所致,称为冷秘。4. 气虚阳衰饮食劳倦、年老体虚、久病不愈等,致脾胃气虚、运化无权,大肠传导无力,便下无力,而成便秘。气虚则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推动无力,粪便运行缓慢,称为虚秘。5. 阴亏血少素体阴虚、病后阴伤,或产后失血,或年老津枯肠燥,或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液耗伤,肠道失于濡润,以致便结难下,称为燥秘。二、便秘的中医辩证1. 实秘主症:大便秘结,腹部胀满,按之疼痛,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苔厚腻,脉弦滑。辩证:肠胃积热,耗伤津液,大肠传导失司。2. 虚秘(1)气虚便秘主症: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出,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辩证:脾肺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虽有便意而难下。(2)血虚便秘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辩证:血虚津少,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致大便秘结。(3)阴虚便秘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辩证:阴液不足,肠道失润,致大便秘结。(4)阳虚便秘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面色青白,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辩证:肾阳虚衰,温煦无权,阴寒内生,致阳不化阴,肠道失于温煦,传导失常,故大便艰涩。三、便秘的中医治疗1. 药物治疗(1)实秘肠胃积热麻子仁丸加减气机郁滞六磨汤加减(2)虚秘气虚便秘黄芪汤加减血虚便秘润肠丸加减阴虚便秘增液汤加减阳虚便秘济川煎加减2. 针灸治疗主穴: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合谷。配穴:热秘加曲池、内庭;气秘加中脘、太冲;冷秘加温针肾俞、命门;虚秘加脾俞、足三里;阳虚便秘加气海、关元。操作:主穴每次均取,用泻法,实证用中刺激,虚证用轻刺激,留针10分钟。配穴据证酌加,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3. 推拿按摩(1)顺时针摩腹患者取仰卧位中医治疗便秘四、便秘的中医预防与调护1. 饮食调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肠胃负担2. 生活习惯调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排便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以免导致肠胃功能紊乱3. 情志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4. 药物治疗与预防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服用润肠通便的药物,如麻仁丸、润肠丸等对于长期便秘的患者可定期服用中药汤剂进行调理,以预防便秘的发生五、结语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中医认为其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常、气血阴阳不足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中医采用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多种方法,旨在调整身体内部环境,恢复肠胃功能。同时,通过饮食调护、生活习惯调整、情志调护等方面的预防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在治疗和预防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期早日康复。以上内容约3000字,涵盖了中医对便秘的病因、辩证、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介绍。由于篇幅限制,部分内容可能未能详尽阐述,如有需要,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中医典籍或咨询专业中医师。中医治疗便秘六、便秘的中医食疗方1. 麻仁栗子糕材料:黑芝麻仁、胡桃肉各50克,栗子粉30克,玉米面500克,白糖少许。做法:将黑芝麻仁、胡桃肉捣碎,与栗子粉、玉米面、白糖拌匀,以水合面蒸糕。功效:适用于气虚便秘。2. 香蕉粥材料:香蕉2个,大米5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香蕉去皮,捣泥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香蕉、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功效:可清热润肠,润肺止咳。适用于大便燥结,肺虚、肺燥咳嗽等。3. 首乌红枣粥材料:首乌20~30克,大米6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做法:首乌先煎,再加大米、红枣煮粥,适合于血虚便秘。功效:可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润肠通便。4. 芝麻杏仁糊材料:黑芝麻、甜杏仁各10克,大米50克。做法:将黑芝麻、甜杏仁、大米分别淘洗干净。先取黑芝麻、甜杏仁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6小时,再加大米,煮为稀糊状即可。功效:可润肠通便、补肺益气、滋养肝肾。适用于肺燥咳嗽、习惯性便秘等。5. 柏子仁粥材料:柏子仁15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做法: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功效:可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长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七、中医对便秘的日常调理建议1.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的自然排毒和肠胃功能的正常运转。2.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3. 心理调适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进行心理调适。4. 定期排便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一般建议每天排便一次。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固定时间尝试排便,以形成条件反射。5. 慎用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以免对肠道造成损伤。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八、总结中医治疗便秘注重从整体出发,调整身体内部环境,恢复肠胃功能。除了药物治疗外,针灸、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情志调护等方面也是中医治疗便秘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中医食疗方和日常调理建议的辅助,可以更好地促进便秘的康复和预防。在治疗和预防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积极的心态,以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