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3PPT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还有一座小商桥)、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建筑特色赵州桥是一座单孔割圆式敞肩石拱桥,桥长64.40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径37.02米,拱矢7.23米。在桥面两侧,各有两尊小石狮子,神态生动,雕刻精细。桥台高7.5米,宽9.6米,长5米,砌石坚实,刀痕斧迹犹存。桥面平坦,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桥身呈弓形,结构坚固,造型美观,远望如同长虹卧波,十分壮观。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赵州桥在设计上有许多创新。首先,它采用单孔设计,跨度达37.02米,这在古代是相当大的。其次,桥洞采用了敞肩式设计,即在桥洞的两肩各砌了两个小洞,这样做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又增加了桥洞的过水量,减少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此外,赵州桥还首次采用了“券”的砌法,即将石块错缝砌筑,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券,使桥身更加稳固。历史意义赵州桥不仅是一座伟大的桥梁,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赵州桥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对后世的桥梁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赵州桥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石料资源,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创造出了这座坚固美观的桥梁。赵州桥的存在,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文化影响赵州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赵州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赵州桥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它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赵州桥的存在,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结语赵州桥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桥。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今天,赵州桥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它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