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东县文化PPT
惠东县,隶属广东省惠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和惠州市东部,东连汕尾市海丰县,北靠河源市紫金县,西接惠阳区,南临南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属于沿海山区县,东江支流...
惠东县,隶属广东省惠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和惠州市东部,东连汕尾市海丰县,北靠河源市紫金县,西接惠阳区,南临南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属于沿海山区县,东江支流——西枝江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县境。该县陆地总面积3526.7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2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18.3千米。截至2020年1月,下辖2个街道、12个镇和3个管委会。历史沿革惠东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那时已有先民在此栖息生活。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南越后,置南海郡傅罗县,县治设在今惠东梁化。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改傅罗为博罗。东晋析南海郡置东官郡,博罗县先后析置海丰、欣乐、安怀三县,博罗、欣乐隶属南海郡,安怀、海丰隶属东官郡,今惠东县境属安怀县。南齐时安怀县改名怀安县。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梁化郡治于今惠东梁化,怀安县并入欣乐县隶属梁化郡,博罗县隶属南海郡,博罗县治迁出梁化,驻博罗浮磇岗。陈祯明二年(588年)或隋开皇九年(589年),欣乐县改名归善县,惠东县隶属归善县。1912年改归善县为惠阳县。1949年5月,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在惠阳县东部设惠东县委。1949年10月13日,惠东全境解放,设惠东县。同年12月惠东并入惠阳。1958年4月,惠阳县再析置惠东县。1958年12月,撤惠东县仍归入惠阳县。1965年7月又从惠阳析出,恢复惠东县建制,隶惠阳专区。1970年10月,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惠东与惠阳、博罗、龙门县及惠州市(县级)仍隶之。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惠阳地区建制,设立惠州市,惠东县隶惠州市。民俗文化1. 舞龙舞龙这一传统民俗项目在惠东各地都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元宵等传统佳节的传统习俗,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例如,惠东县大岭街道春光村上排岭村小组的“草龙”采用稻草编织,有400年历史。舞龙活动从正月十七到十九晚上,其中正月十九晚上最为热闹。在舞龙活动中,村民们手持龙具,配合着鼓乐声和狮子的表演,展示着龙的各种动作,场面热烈而壮观。2. 渔歌惠东渔歌起源于宋朝,是由福建沿海渔民迁徙而传入惠东的一种浅海渔歌,是疍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渔歌的曲调品种繁多,大多采用闽南语演唱。渔民们在海上捕鱼、回港避风、节日、祭祀、婚丧等场合都会演唱渔歌。渔歌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3. 舞火狗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传统的民间习俗,起源于清代初期,是瑶族少女的一种“成年礼”的特殊仪式,也是中国唯一余存的民族图腾祭祀与少女成人礼奇妙结合的古老民间宗教仪式。仪式开始时,未婚姑娘在手臂、腰部用山藤绑上黄姜叶,头戴竹笠,并插上香火,扮演“火狗”。舞火狗活动充满神秘和庄重感,体现了瑶族人民对火和狗的崇拜。4. 舞鲤鱼舞鲤鱼又称鲤鱼追春,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分布在惠东县平海镇,是当地世代相传的民间习俗表演。舞鲤鱼由村里的长者手持帖合先登门送帖,接帖的长辈回礼后,4位长者分别手持火把站在4个角照明,然后由5个身穿武服,手持5条鲤鱼模具的少年男子依序出场。舞鲤鱼动作刚劲有力、热烈奔放,细腻逼真,变幻莫测,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5. 其他民俗活动此外,惠东县还有丰富多彩的其他民俗活动,如白盆珠万潭瑞狮表演、女子白字戏、擂茶、平海古城军声大鼓、平海鳌头舞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非遗项目惠东县的非遗项目众多,其中包括惠东渔歌、庙会(九龙峰谭公庙醮会)、凤舞、舞鲤鱼、元宵节(元宵舞龙)、民间信俗(西来古刹祈福)、狮舞(惠东盖子狮)等7项。这些非遗项目代表了惠东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传承。其中,惠东渔歌是流行于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渔村的传统音乐,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惠东渔歌起源于宋朝,由福建沿海渔民迁徙而传入,曲调品种繁多,大多采用闽南语演唱。其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是疍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舞鲤鱼、元宵节(元宵舞龙)等非遗项目也各具特色,体现了惠东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赏体验。手工艺品惠东县的手工艺品也颇受赞誉,如惠州剪纸和淡水客家凉帽等。惠州剪纸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大致上分民俗剪纸和工艺剪纸两类。其图案精巧、技法写实,以纤细秀丽的线条配合块面,借助夸张、变形手法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富有装饰性。淡水客家凉帽则是女人们头上饰品和遮阳防晒的生活用具,采用薄竹蔑片编织而成,外形颇似竹编平坦的米筛,帽沿四周垂挂着彩带,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总结惠东县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区,其民俗文化、非遗项目以及手工艺品等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惠东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相信惠东县的文化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