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介绍PPT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起源与发展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明代时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昆曲在明代万历年间出现了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据记载,当时仅苏州一地,昆曲的专业演员就有好几千人。艺术特点昆曲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慢、小、细、软、雅”五个字。慢昆曲的节奏缓慢,轻柔而婉折。昆曲拥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发音吐字比较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这种特点既是当时缓慢的生活节奏以及人们的缓慢心理节奏在戏曲艺术上的反映,也是“水磨腔”格律特点和演唱要求所造成的必然现象小昆曲可以在各类剧场的舞台上演唱,但它最宜于家宅的厅堂或花园亭榭上演唱,是典型的“红氍毹艺术”细昆曲的表演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曲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软昆曲的行腔婉转,表演动作柔软。昆曲的曲调是传统曲牌体,每出戏都由成套曲牌连缀而成雅昆曲以曲词典雅著称,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代表作品昆曲的代表作品包括《窦娥冤》、《公孙子都》、《桃花扇》、《游园惊梦》、《思凡》等。其中,《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的一个曲目,作者为中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文化地位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昆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结语昆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今天,尽管昆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其在舞台上的精彩演绎和传承者的不懈努力,使得这一古老剧种依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