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博物馆PPT
随州市博物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99号,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以下是关于随州市博物馆的详细介绍:博物馆概况随州市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新馆于2008...
随州市博物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99号,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以下是关于随州市博物馆的详细介绍:博物馆概况随州市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新馆于2008年6月正式免费开放,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展馆设置馆内基本陈列有《随州历史文物精品陈列》、《馆藏书画精品陈列》、《馆藏民间工艺品陈列》、《曾侯乙墓文物陈列》、《曾世家文物陈列》、《随州考古成果展》、《中国擂鼓墩岩棺遗址群陈列》等。现有藏品数量5467余件/套,珍贵文物387件/套。历史沿革1978年10月,随县文化馆设立文物组;1980年6月,成立随县博物馆;1992年8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增挂“随州市博物馆”牌子;1993年5月,原国家主席李先念视察随州并题写“随州市博物馆”;1995年4月,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视察随州博物馆;2008年6月,新博物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免费开放;2013年2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5年1月,入选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4月,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6月,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9月,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建设规模随州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新馆内部分布有《曾侯乙编钟及其出土文物展》、《古代青铜器精品展》、《古代陶瓷器精品展》、《古代玉器精品展》、《古代绘画及拓片精品展》、《馆藏珍品文物展》、《民间工艺及地方文献精品展》、《李先念与先念型社会救助基金捐赠仪式图片展》等八大基本展览。馆藏文物随州市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5467余件/套,珍贵文物38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143件,三级文物240件。主要分为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竹木漆器、画像石、画像砖、拓片、古籍图书等类别。考古发掘自建馆以来,随州市博物馆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其中比较重要的考古发掘有:1978-1980年擂鼓墩遗址群考古发掘在随州市擂鼓墩大道99号附近相继发掘了陈家坡、擂鼓墩、庙台子、余家老湾、曹家楼等遗址。其中在陈家坡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3座、灰坑数个、房基1座和一批陶器、石器、蚌器等珍贵文物;在擂鼓墩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墓葬4座、房基5座和一批生活用具及生产工具;在庙台子遗址发现西周灰坑3个、春秋战国墓葬一座和小汉口西周遗址一处;在余家老湾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春秋中晚期墓葬5座;在曹家楼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春秋中晚期墓葬4座及一批生产工具等文物。这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时期曾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劳作,繁衍生息。为研究探讨随州地区原始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先秦时期的历史沿革和变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研究资料。这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也为曾侯乙编钟的横空出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9-1980年漂水寺遗址考古发掘在漂水寺遗址先后发掘了3座西周墓葬和一座东周墓葬,出土了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珍贵文物近百件。其中青铜器有鼎、敦、大盥、盘、敦盖、编钟架等数十件;玉器有礼器、佩饰等各式玉件近百件;陶器有簋、壶、豆等百余件。该遗址的考古发掘为研究西周时期随州地区的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