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高华PPT
人物背景谢高华,男,汉族,浙江衢县人。中共第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衢县政协二、三届委员。...
人物背景谢高华,男,汉族,浙江衢县人。中共第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衢县政协二、三届委员。曾任浙江省义乌县委书记,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早年经历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参加工作。1954年任衢县上方镇党委书记。1956年任衢县县委宣传部部长。1962年任衢县县委副书记。“文革”时期受到迫害,在各种压力与无奈之下被迫“解放”,之后仍然重操旧业,担任衢县与江山市革委会副主任、副书记,因为是“解放干部”,两地都无心再让他担任主要职务。金华工作1978年9月,谢高华被调到金华地区担任地委副书记,时年48岁的他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风华正茂,到金华赴任后,谢高华兢兢业业,政绩卓著。他目光敏锐,思想解放,务实有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治经济工作的新路子,对义乌小商品市场萌芽、起步和义乌模式进行了领导和推动,并积极参与协调乌伤文化研究会的一系列活动,受到群众拥戴和专家学者好评。1980年前后,时任金华地委书记的谢高华及一批老同志通过调研了解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闻名遐迩,便不遗余力地进行了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活动。谢高华了解到义乌农民一直偷偷摸摸地做小商品生意,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客户遍及全省乃至全国,但农民们也面临很多困难:如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交通瓶颈制约亟待解决;不法商贩冲击市场秩序等等。为此,谢高华多次召开有关会议研究对策,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小商品市场发展。首先由地区工商局牵头成立义乌小商品市场整顿领导小组,迅速查处一批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商贩;其次由地区行署拨款3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万元)建立“简易商品库房”(又称“18间”)作为市场交易场所;第三是工商局计划在义乌召开为期40天的全国性小商品展销会;第四是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市场管理委员会并逐步完善其职责与作用;第五是在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和外运组以保障市场正常交易的人流与物流秩序;第六是工商局发出通告同意农民进城经商并划定区域经营;第七是建立个体劳协分会组织以加强个体户自我管理等等。这一系列措施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义乌工作1982年3月地委派谢高华到义乌任职县委书记。谢高华上任后继续秉持开明务实作风。他积极顺应群众的迫切要求为农民经商排忧解难、创造条件并制定“兴商建县”方针(1982年初至1984年底)。谢高华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小商品市场发展更是心如明镜:市场能办多大,就能有多少税收与就业岗位;有多少名商,就能带动多少产业发展;产业集群与市场规模互动循环发展才是取胜之道;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目光短浅;必须重视品牌建设与质量监督;必须注重信息收集与发布;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等。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兴商建县”方针逐步得到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效:小商品市场迅速发展壮大并形成大气候大环境;经济总收入迅猛增长;逐步培育出一批亿元村、十亿元乡镇、百亿元县域的全国经济强县(市);农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实现现代化;工业初步形成支柱产业并走向品牌化发展道路;第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并出现百花齐放、蓬蓬勃勃的大好局面等等。“义乌模式”逐步形成并为世人所瞩目,“无中生有”也因此成为地方经济神话而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