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介绍PP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占地面积近千亩。校园景色宜人,生态环境优美,融现代建筑和自然风光为一...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占地面积近千亩。校园景色宜人,生态环境优美,融现代建筑和自然风光为一体,是读书、求学、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学院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服务至上、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为江苏培养高端人才,为常州打造技能密集型经济的引擎,为社会输送合格公民”的办学目标,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业建设学院设有化学工程技术学院、制药与环保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人。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余人,具有硕博学位的28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5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5%;“双师”素质教师32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教学名师、“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27人;拥有化工技术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药物分析与检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40多个研究机构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社会声誉近年来,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项目1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规划教材1部;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产教融合项目1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社会服务学院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先后牵头组建并成功申报了全省唯一的省级化学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和全省唯一的省级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与江苏金坛盐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江苏省首个盐化工业技术转移中心;与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武进工业技术转移中心”;与江苏金坛经济开发区共建产学研联合体;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康缘现代中药研究院;与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国际交流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14年成功获批“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国际交流计划示范基地”,2015年成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示范校”,2016年成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校园文化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拥有全国及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奖作品展示平台,近几年来多次在国家和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目前,学院已形成以“求是”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求是”精神已经内化为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就业创业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能水平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九次获得“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同时,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构建创业教育新模式,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发展机遇。社会评价近年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数十家媒体均对学院的办学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报道。此外,《中国青年报》曾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地方产业升级输送高端人才》为题对学院的办学成果进行了详细报道。此外,《中国青年报》曾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地方产业升级输送高端人才》为题对学院的办学成果进行了详细报道。此外,《中国青年报》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