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特定穴位PPT
小儿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来促进小儿健康和生长发育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小儿推拿中常用的特定穴位: 脾经(SP1)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沿螺纹面...
小儿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来促进小儿健康和生长发育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小儿推拿中常用的特定穴位: 脾经(SP1)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沿螺纹面推向指尖,或者向指根方向直推。可以调和气血,增强脾胃功能,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泻、免疫力低下、贫血等。 肝经(SP2)位于食指末节的螺纹面。沿螺纹面推向指尖,或者向指根方向直推。可以平肝泻火,解郁除烦,治疗小儿夜惊、烦躁、发热、目赤等。 心经(SP3)位于中指末节的螺纹面。沿螺纹面推向指尖,或者向指根方向直推。可以清心经热,安神定惊,治疗小儿夜啼、高热神昏、抽搐等。 肺经(SP4)位于无名指末节的螺纹面。沿螺纹面推向指尖,或者向指根方向直推。可以宣肺清热,止咳化痰,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痰多、哮喘等。 肾经(SP5)位于小指末节的螺纹面。沿螺纹面推向指尖,或者向指根方向直推。可以补肾益脑,安神定志,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肾虚遗尿等。 板门(SP6)位于手掌大鱼际的中点。按揉或者推拿手背正中一条线为清补大肠,用手指蘸取食盐在板门穴上轻柔按揉则为清大肠。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治疗小儿积食、食欲不振、呕吐等。 内劳宫(SP7)位于手掌心中指和无名指的交接处,为凹陷之处。可以清心经热,治疗小儿心热、口舌生疮、发热等。 肾顶(SP8)位于小指的远端指关节横纹处。可以固表止汗,治疗小儿自汗、盗汗等。 四横纹(SP9)四横纹在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可用来调畅气血,通调三焦。在临床上它也常被用来改善积食的状况。因为它的作用和板门相似但功效略小所以板门一般是最先取用的穴位而当体内的气血被调畅后四横纹再进行按揉效果就会更好。四横纹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二指节横纹处,可由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从掌根向指尖方向进行推拿按摩,也可以用拇指的指腹从掌根向指尖方向进行推拿按摩。可以调和气血,治疗小儿积食、消化不良、腹胀等。 大肠(SP10)位于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的一条线段,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着小儿的食指从远端推向虎口这一手法对小儿进行调理大胃肠起到帮助改善肠道环境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排便是有着很大作用的也被形象的称为是"推大肠"。对大便干燥的患儿可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从而避免用力排便对小儿造成的不适也可借此机会给患儿进行思想上的安抚降低因便秘带来的对排便的恐惧。可以调和气血,治疗小儿积食、消化不良、腹胀等。 小肠(SP11)小肠位于小指尺侧边缘线自小指尖至腕横纹的一条线段它也属于补泻兼施的穴位既能调和脾胃功能平衡阴阳也能通调水道促进大小便的排出对大小便的异常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腹痛、腹泻、呕吐以及遗尿等症也可以用刮小肠的方法来缓解因患儿因病或因饮食不当导致的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对小儿因感冒所致的咳嗽与痰多症状也可以用捏脊与拿揉的方式改善但较运内八卦相比力度会略差一点但若搭配其它穴位其效果会更为明显一点临床也有用大小鱼际侧面的桡侧缘来缓解小儿腹痛与腹泻的疗法其学名为擦小肠俞也属于一种比较独特的治疗方式因为使用范围相对比较窄所以临床上使用的频率并不高但它的疗效比较明显对因饮食不当所致的腹泻效果最佳多用于小儿腹泻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对半岁左右的腹泻患儿效果更好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患儿一般很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