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昭陵六骏,乾陵和昭陵雕塑PPT
唐代昭陵六骏“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1912年,“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两骏被盗...
唐代昭陵六骏“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1912年,“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两骏被盗卖到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也曾被盗挖,幸运的是被及时追回。“昭陵六骏”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唐代马的良驹和唐代养马业的宝贵资料。昭陵六骏1. “昭陵六骏”的由来唐贞观十年(636年),为纪念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乘的六匹战马,唐太宗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这组石刻分别刻有当年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六匹骏马的雄姿。2. 六骏的名称“昭陵六骏”按顺序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青骓”“特勒骠”“飒露紫”“白蹄乌”。3. “昭陵六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这组石刻是唐代石刻艺术中的杰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自安史之乱后,“二骏”便开始流失,到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在避暑山庄内将圆明园遗物搬运走前,它和咸丰墓的古建筑以及无数珍宝玉器、佛像被帝国主义盗走了,“昭陵六骏”从我国“圆明园玉散天壤”。最后三件经驻京使馆命令金吾兵轮四艘以警力昼夜运送。不料八国联军欲到午门由德国军队帮助抢运“六骏”时,“拳毛騧”“什伐赤”“青骓”“特勒骠”“白蹄乌”被八国联军盗窃运走。